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軍「人員查核規定」新修正 初任要查明國籍、必要時電子儀測

2025/06/04 11:56

國軍已修正「國軍人事資料查核運用作業規定」,新增初任國防事務人員需查詢國籍與刑案紀錄,而涉密人員需再進行「特殊查核」作業。圖為國防部保防安全處吳博松上校日前於記者會上說明作業規定。(國防部提供)國軍已修正「國軍人事資料查核運用作業規定」,新增初任國防事務人員需查詢國籍與刑案紀錄,而涉密人員需再進行「特殊查核」作業。圖為國防部保防安全處吳博松上校日前於記者會上說明作業規定。(國防部提供)

〔記者劉宇捷/台北報導〕近年共諜案頻傳,國軍更是中共的重點滲透對象,同時為防範有中國相關身分者惹風險,國軍已於上(5)月底修正「國軍人事資料查核運用作業規定」,新增初任國防安全事務人員需查詢國籍與刑案紀錄,而涉密人員的「特殊查核」作業,需填寫查核表書審,若涉有異議則會進行當面訪談,部分狀況下會再進一步由科學儀測協助。

有鑑於近期共諜案及國籍身分惹議,國防部已於上月底修正公布「國軍人事資料查核運用作業規定」,針對任官時的人事背景查核作業有更嚴謹的規定。根據修正條文顯示,第九點新增了「各單位應先確認新任及預劃從事及參與國防安全事務人員,是否曾為現役軍人或國軍聘雇人員,再送請保防單位查詢國籍與刑案紀錄。」以此做為新的查核流程。

此外,涉密人員查核作業也新增,接密人員送查時限,並應審認實際接觸機密資訊業務實況,填 具查核名冊,註明核定職務保密區分後,送請保防查核。同時,條文也顯示,「經辦理涉密安全 調查,判定未涉及安全調查限制條件,有效期限三年;判定涉及安全調查限制條件,或當事人 拒絕填具特殊查核表,即未具接密資格,不得接觸國家機密、軍事機密及國防秘密,並由受查核人所隸單位應限制其接任機敏職務或採取必要管制措施。」

有鑑於近期共諜案及國籍身分惹議,國防部已於上月底修正公布「國軍人事資料查核運用作業規定」。在涉密執行程序上分3階段區分書面查核表、面談以及電子儀測。(路透社/資料照)有鑑於近期共諜案及國籍身分惹議,國防部已於上月底修正公布「國軍人事資料查核運用作業規定」。在涉密執行程序上分3階段區分書面查核表、面談以及電子儀測。(路透社/資料照)

在執行程序上分3階段,國軍人員特殊查核表也說明,被調查人應檢附近3個月全戶戶籍謄本、個人信用報告及近一次綜合所得稅報稅資料等文件,並同意送交同級保防安全單位依法運用;另同意個別訪問、親友訪查、特質查核(申請人性格、誠實性、可靠性、可信賴度、國家忠誠度)、調閱行政機關紀錄比對等調查方式,以確保適任國軍重要職務。

若查核涉有疑義者,調查人員將進行當面訪談,詢問調查表上的敘述,予以釐清。而若完成面訪後倘仍有疑義者,經受查核人同意後,將施予科學儀測協助進一步釐清,上述兩者舉凡拒絕者都將視同未完成安全調查,並不具備接觸機密資格。

國防部政戰局保防安全處查核站主任吳博松上校日前於記者會時概括說明,在極機密以上人員要擔任職務時,需填寫特殊查核表,經過書面審查後,若涉有異議,通常會先做專人面訪,面訪後還是無法排除疑慮才會進入科學儀測。另外,國軍只要外派進行公務出國或者是受訓進修的返國人員,也在科學儀測的期程內;軍職部分就只有情報機關每2年才會要定期進行科學儀測,其餘人員是有必要才會進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