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玲(陸軍備役上校)
(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言論廣場)
俄國以「特別軍事行動」名義侵略烏克蘭已滿兩年,牽動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近期,烏克蘭從高昂戰志到士氣逐漸往下,實令民主國家擔憂,也讓面臨嚴峻軍事威脅的台灣有諸多警惕。
首先,國際支援不會源源不絕。「自己的國家自己救」,雖烏克蘭獲得各民主國家在軍事或經濟、甚至有許多外國人志願為烏國打仗,但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在其名著《戰爭論》中也強調,「精神要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主要的精神力量指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與國民精神」。戰爭期間,烏克蘭軍隊竟還爆發貪瀆弊案,一定會嚴重影響戰力的發揮。
其次,聯合國與國際制裁缺乏強制力及效果有限。如果中共真的攻打台灣,無法對國際仲裁、約束及他國制裁抱以太大希望,我們仍要以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才是關鍵。
再次,戰爭中的媒體戰、資訊戰、認知戰…目的就是「心理戰」。無形戰爭的影響力不會小於有形的物質戰爭。我們可以觀察到,國內不少媒體各有不同立場。但筆者關切的是,被侵略國、被戰火延燒的家園、遭受槍砲襲擊或屠殺的人,如此慘酷的場景如果發生在台灣呢?
台灣唯有準備好戰爭,落實全民國防,才能永保安定、和平與繁榮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