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7日在基輔「烏克蘭2024獨立論壇」上宣布,烏國首次成功試射國產彈道飛彈,標誌著該國軍事工業的重大突破。此舉不僅展現烏克蘭的自主研發能力,更凸顯其在俄烏戰爭中追求長程打擊能力的戰略意圖。專家形容,烏克蘭邁向「軍事矽谷之路」。
澤倫斯基雖未透露飛彈細節,但強調烏克蘭今年有潛力生產高達200萬架無人機,顯示其軍工業正蓬勃發展。然而,他也坦言目前面臨資金不足的挑戰,暗示烏克蘭可能需要更多國際支持。
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呼籲解除對打擊俄羅斯境內軍事目標的限制,反映出烏方希望擴大戰場範圍的意圖。這一呼籲與西方盟友提供的長程飛彈(如美製ATACMS)使用限制形成對比,凸顯烏克蘭與西方在戰略上的某些分歧。
烏克蘭的武器自主研發不僅是戰略需求的結果,也是其軍事工業基礎的延續。自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擁有一定的軍工基礎,許多技術和設備仍然源於蘇聯時期。隨著戰爭的持續,烏克蘭逐漸意識到必須加強自身的軍事生產能力,以減少對外部供應的依賴,烏克蘭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壓力,迫使其必須加快武器的自主研發進程。烏克蘭政府意識到依賴外國軍火供應的脆弱性,因此開始重視國內軍事工業的建設與發展。這一過程中,烏克蘭不僅希望提升自身的防衛能力,還希望在軍事科技領域實現自主創新。
據報導,烏克蘭智庫「國防策略中心」(Centre for Defense Strategies)安全研究計畫主任夫多維琴科(Victoria Vdovychenko)指出,烏克蘭正朝「軍事矽谷」方向發展。她強調,烏克蘭企業、軍方、志願者和國際夥伴正密切合作,開發各種創新武器,包括自走砲、無人機和反無人機步槍等。這種全方位的軍事科技發展模式,可能為烏克蘭在未來衝突中帶來優勢。
烏克蘭的武器研發與多個國際夥伴的合作密切相關,這包括技術交流和資金支持。這種合作不僅限於西方國家,還包括一些非傳統的軍事合作夥伴,這使得烏克蘭能夠獲得更先進的技術和裝備。
報導指出,烏克蘭軍方已經成功使用美國製造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進行精確打擊,這不僅提高了其打擊能力,也顯示出西方武器在實戰中的有效性。烏克蘭首次承認使用這些武器來攻擊俄羅斯境內的目標,顯示出其戰略的積極性和進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