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成(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
(原文刊載於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站即時評析,本報獲國防院同意全文轉載)
即將於2025年1月20日就任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及其多位幕僚,包括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與候任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多次呼籲台灣應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他們的立場反映了美國對台灣安全的高度關切,這些聲音或許引起一些憂慮,但台灣應否增加國防預算的真正關鍵,並非取決於外界的呼籲,而在於台灣當前面臨的兩種現實且嚴峻安全威脅。第一種是持續升高的「灰色地帶」行動,例如解放軍軍機頻繁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ADIZ)與軍艦進入我方周邊水域,試圖以日常化壓力損耗台灣的軍事裝備和人員士氣,削弱台灣的軍事反應能力與社會心理韌性;第二種則是更為直接且毀滅性的全面入侵威脅,可能伴隨著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台灣的主權、經濟及人民生命安全構成無法挽回的損害。面對這些挑戰,台灣唯有增加國防預算,才能有效應對並保障國家安全與未來的生存空間。
防止軍備耗損與人員流失
增加國防預算是防止軍備耗損的關鍵手段。中共持續採取「灰色地帶」行動,頻繁派遣軍機跨越海峽中線與軍艦駛入本島和外離島周邊水域,迫使台灣必須派遣戰機、軍艦及其他防衛力量進行攔截應對。這種高頻率的對峙行為本質上是一場消耗戰(attrition warfare)。正如中華民國海軍司令唐華在接受《經濟學人》專訪時所指出,中共運用「蟒蛇戰略」(anaconda strategy)試圖以日常化的軍事挑釁逐步削弱台灣的防衛能力。長期下來,台灣軍事裝備的運作壓力急劇增加。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國防部因應共軍的灰色地帶作戰,為了應對頻繁的軍事騷擾,油料經費出現不足,已向行政院申請動支16億6,000萬元的第二預備金以支應戰備行動。這顯示出現有預算難以應付日益增加的軍事壓力,這不僅導致機艦維修頻率和成本上升,更使裝備壽命縮短,進而影響整體軍事作戰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增加國防預算顯得尤為必要,以確保裝備的及時維護與升級,避免因裝備不足或老化而削弱台灣的防衛力量。
持續軍事壓力不僅消耗台灣的主戰裝備,還對國軍人員士氣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導致人力流失的問題日益嚴重。日常化的軍事襲擾,迫使台灣軍隊頻繁應對,這對國軍官兵構成了巨大的心理與生理負擔。報導指出國軍志願役部隊人數逐年遞減,主戰部隊編現比低於八成。此外,學者亦指出114年度國防預算書中的志願役「預算員額」較113年減少近5,500人,顯示國軍人力招募與留任的困難愈發嚴峻。在這種情況下,增加國防預算能為基層官兵提供更好的待遇與工作環境,不僅有助於穩定士氣,也能減少人員的流失,維持國軍的作戰能力與整體防衛韌性。
複雜化中共武力犯台的計算與成本
根據美國國防部最新發布的2024年《中國軍力報告》,解放軍正不斷推進其軍事現代化目標,包括強化聯合作戰能力、大幅提升區域拒止與反介入(A2∕AD)戰力,以及擴大核武庫的規模與多樣性。 這樣的現代化進程對台灣構成嚴峻威脅,特別是在中共持續加強兩棲登陸、遠程火力和聯合作戰能力的背景下,解放軍的這些戰略能力旨在壓制區域內的潛在對手,進一步鞏固對台施壓的優勢。對台灣而言,這意味著一旦中共採取行動,其進攻模式將更加多樣化且難以預測,台灣的防禦壓力也將因此劇增。
如果台灣無法及時增加國防預算以提升自身防禦能力,中共可能在其成本可控的情況下,更容易推動武力犯台的計畫。即使不全面進犯,中共也可憑藉其強大可信的軍事威懾力量迫使台灣屈服退讓,進一步削弱台灣的國家主權與國際地位。然而,適當的提升國防預算,除了增強台灣軍事實力外,也能提高解放軍採取軍事行動的風險和代價。例如,當台灣擁有更強的防空系統、精準打擊能力與持久的後勤支援時,解放軍侵台的作戰時間將被拉長,後勤補給更容易受到干擾,甚至面臨國際干預的可能性上升。這些因素將大幅增加中共的作戰成本與失敗風險,進一步複雜化其決策,讓武力犯台成為一個難以輕易執行的選項。
展現自我防衛決心
增加國防預算不僅是實質提升軍事實力的手段,更是向內外展現台灣自我防衛決心的具體行動。對內而言,國防預算的提升代表台灣社會對國家安全議題的共識,能強化全民國防的意識與凝聚力。當民眾看到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於國防建設時,將更有信心支持相關政策,進而激發對國軍的信任與支持。此外,充足的國防預算也能改善基層官兵的待遇與工作環境,穩定士氣並吸引更多優秀人員加入,確保國軍的人力資源得以永續。
對外而言,增加國防預算更是向國際社會傳遞明確訊息,也就是台灣有能力有意願自我防衛,而非被動依賴盟友的保護。這樣的決心能強化國際間對台灣的信任與支持,特別是在區域安全架構中,台灣作為第一線的防禦堡壘,其展現的意志將影響其他盟友與夥伴對其安全承諾的評估。以美國為例,國防預算的適度提升不僅能提升雙邊合作的效能,還能促使美國對台灣提供更多實質援助,形成更堅固的安全夥伴。
同時,增加國防預算並非單純的財政投入,而是台灣面對中共威脅時所展現的精神與意志。這種堅定的防衛決心將不僅增強國內外的信心,也能有效震懾中共,使其明白台灣不會因壓力而屈服退讓。
總結
綜上所述,台灣面對中共日益增強的軍事壓力與威脅,無論是灰色地帶行動、全面入侵計畫,還是軍事現代化帶來的戰略威脅,都需要台灣在國防預算上更積極投入。增加國防預算不僅能有效防止軍備耗損與人員流失,提升國軍的戰備能力,更能複雜化中共武力犯台的計算與成本,增強台灣在國際安全架構中的地位與價值。同時,國防預算的提升也是台灣向內外展現自我防衛決心的重要方式,能凝聚國內共識並吸引國際盟友的支持。
在中共持續對台灣施加壓力的情勢下,增加國防預算是一項關鍵且迫切的政策選擇。唯有透過穩健的國防投入,台灣才能維護自身的主權與安全,並在不對稱的戰略環境中找到應對威脅的最優解,進一步保障台灣在區域與國際社會中的生存與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