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目前仍在HAT泊港測試階段,海軍先前指出,海鯤艦目前泊港測試進度約介於50%到60%間,測試迄有10餘項要改進缺失,國防部長顧立雄9月在立院答詢時指出,預計114年3月底至4月初執行海鯤艦的SAT海上測試,仍會按合約管制在114年11月交艦。
軍方內部人士說,目前進度仍按表訂的工程節點在走,明年3丶4月間進入SAT海測階段的時程並未改變。但是否真的如計畫可在明年11月交艦,相關人士說,他內心是持樂態期待態度,但也沒辦法打包票。
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已經付委,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立即安排要在11月13日召開全體委員會議,進行國防部主管收支公開及機密部分的詢答,待登記立委詢答結束後,再下次會議就要進入到預算的實質審查。
114年度國防預算計畫編列4760億元,加計特別預算與基金,更高達到6470億元,創歷年新高。114年度國防預算中,出現了「潛艦國造-第三階段後續艦籌建」計畫,總金額達到2840億8080萬元,計畫期程長達14年(2025年至2038年),其中,首年經費(114年度)編列20億元額度。
然而,「海鯤號」HAT的進度頻傳卡關,熟悉潛艦國造進度的郭璽日前在節目直播時提到,海鯤號明(2025)年3月絕對不會海測(SAT),甚至「明年下半年都很勉強」,海軍信誓旦旦說明年11月交船,他質問:「怎麼交?」。
不僅如此,立法院預算中心提出的114年度國防部預算評估報告也認為,潛艦原型艦(海鯤號)於112年度封殼、下水及豎桅,將陸續辦理裝備功能測試、廠試及海測,惟在原型艦測評尚未有初步成果前,海軍即納編期程長達14年丶且建造經費高達2840億8080萬元之後續艦籌建計畫,允宜考量其間潛藏風險,並進行全面評估。
國防部長顧立雄對此曾說明,海鯤號之所以尚未完成SAT就編列後續量產艦的建造預算,在於前期作業包括開標、決標動作,以及能夠保留潛艦人才、產能,確保次承包商能夠取得各國輸出許可,若等海鯤艦交艦後再編列,恐要等到後年才能編列預算,大家對後續艦是否建造可能也會有更多質疑,影響進度。
顧立雄補充,2840億除了直接的建造款,還包括港勤、訓練、官兵宿舍 、專案辦公室,以及最重要的反艦飛彈和魚雷,這些都列入估算。
本屆立法院的席次結構是朝小野大,很多事情不是按照政府的原定計畫及規劃在走,尤其潛艦相關計畫及預算又是中之重,13日召開的外交國防委員會會議,在野立委砲聲隆隆應是預想可見的,114年度編列潛艦量產計畫的首年度經費20億元,遭到大幅凍結的可能性相當高,政府部門應預做因應,才可確保國造潛艦計畫的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