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講武堂》談解放軍艦隊前進大西洋
中國飛彈巡防艦與油彈補給艦以護航編隊方式航行。(圖:取自中國國防部網)
呂禮詩(新江軍艦前艦長、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原文載於自由時報言論廣場
解放軍自二月上旬起,密集的在印度洋沿岸的南亞、西亞、東非及南非進行「海軍兵力展示」;從其編隊組成研判,分別為解放軍第42及43批亞丁灣護航編隊,然其所以能離開亞丁灣海域,其背後的玄機與亞丁灣護航任務結束後的可能趨向,值得台灣及印太地區國家重視及掌握。
解放軍第42批亞丁灣護航編隊由隸屬於北部戰區的052DL飛彈驅逐艦「淮南號」、054A飛彈護衛艦「日照號」及903A綜合補給艦「可可西里湖號」組成;在任務交接後,南駛南非與俄羅斯、南非等國實施「煙霧2」(Mosi II)聯合軍演,並不令人意外。
解放軍第43批亞丁灣護航編隊由隸屬於南部戰區的052DL飛彈驅逐艦「南寧號」、054A飛彈護衛艦「三亞號」及903A綜合補給艦「微山湖號」組成。2月5日納編護航任務後,隨即在2月9日抵達巴基斯坦參加「和平 23」(Aman 23)多國海軍聯合演習,隨後於17日抵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參與「2023國際海事防衛展」(NAVDEX 2023),接著前往阿曼灣與伊、俄兩國海軍進行「安全紐帶-2023」海上聯合軍事演習。
解放軍第43批護航編隊離開亞丁灣海域前往南亞及西亞遂行「海軍兵力展示」(Naval Presence),看來非比尋常,實際與近年亞丁灣海盜活動日漸消失、不再構成航運威脅有關。
2021年12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608(2021)號決議案指出,2017年3月後,未曾有海盜成功劫持船隻勒索贖金,2021年索馬利亞沿海亦未發生海盜襲擊;故首次接續發布「扼止海盜及海上武裝搶劫」決議;且國際海運總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ICS)亦於2023年起取消西印度洋、亞丁灣和紅海南部的「高風險區域」(High Risk Area, HRA)劃設。
亞丁灣護航任務緩解之際,未來解放軍是否派遣編隊前往,目前不得而知;然而從解放軍艦艇數量的持續擴增及訓練所需,目前經麻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遠赴非洲東岸已無法滿足其需求,編隊遠赴大西洋將勢不可免。
去年9月美國海岸防衛隊(USCG)於阿拉斯加基斯卡島(Kiska Island)以北約75海里的白令海,發現解放軍北部戰區的055飛彈驅逐艦、054A飛彈護衛艦及903A綜合補給艦編隊;依照挪威諾爾蘭大學(Nord University)對於北極海航路(Northern Sea Route, NSR)冰層及航運的調查與統計,9月最適合北方海路(Northern Sea Route)航行,解放軍艦隊從白令海經北極海進入大西洋的企圖隱然成形。
解放軍艦隊無論是由印度洋或北極海進入大西洋,其部署在印太地區的艦艇數量優勢,將使其海軍從「展示國旗」(Show the Flag)更趨向為「砲艦外交」(Gunboat Diplomacy)。印太周邊國家與一海之隔的台灣,應及早警惕並因應其可能的地緣戰略與「灰色地帶」(grey zone)戰術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