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赴中山大學談潛艦國造 黃曙光:「先武裝好自己,要備戰才能避戰」
國安會諮委黃曙光日前以「海權與潛艦」為題在中山大學演講。(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日前至中山大學演講,以「海權與潛艦」為題,分析當前台海情勢,他透露潛艦原型艦可望於今年9月下水,並強調台灣絕對要先武裝好自己,備戰才能避戰。
黃曙光3日到中山大學與上百師生進行演講,他在座談會中提及,台灣位於第一島鏈中央的關鍵戰略位置,面對在敵強我弱的狀況下,採取守勢防衛才能以小博大,除了與民主國家結盟,形成印太戰略聯盟,另一方面是提升自我防禦能力,加強軍備。
黃曙光強調台灣要先武裝好自己,並透露首艘潛艦國造可望於今年9月下水。(中山大學提供)
黃曙光強調,與其讓潛艦購置權控制在其他國家手上,不如操之在己,首艘國造潛艦可望於今年9月下水。他說,台灣一定要自我發展遠程精準打擊飛彈、國造潛艦、水下載具、飛彈快艇、水雷、中長程飛彈及布雷車等戰力,保護石油與戰略物資運補的生命線,「絕對要先武裝好自己,因為要備戰才能避戰。」
黃曙光提及,海軍的命脈在潛艦,國造研發才能保護台灣的生命線,現今打造艦隊和武器均使用非常現代化的機具和設備,傳統造船業的技術和研發製造水下、水面、載人及無人載具仍有很多創新科技與應用發展的機會,中山大學擁有豐沛的海洋科研能量,期盼中山共同投入水下載具研發技術,為台灣水下科研盡心力。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但也要記取歷史教訓。台灣需要各國的幫助與支持,但我們仍必須發展武器自立自強。」黃曙光舉巨人歌利亞和牧羊人大衛為例,說明在不對稱的戰力下必須採拖延、迂迴及結盟策略,要保存戰力,以守勢拖垮對方的攻勢。越消耗、越持久、越拉長戰線,對我方越有利;以時間換取空間,才有機會避其鋒而擊其弱。
黃曙光到中山大學演講,期盼中山共同投入水下載具研發技術,為台灣水下科研盡心力。(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中山大學率先成功自行開發打造台灣第一且唯一、自行開發、具有AI能力的海洋專用自主式水下無人機,水下載具研發中心也自主開發台灣第一艘MIT迷你科研載人潛艇,並於2022年8月完成雙人進艙的實際海下測試及水下航行時間超過1小時,有助於我國提升水下載具的國際競爭力。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左)致贈國安會諮委黃曙光(右)紀念品。(中山大學提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