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講武堂》吳康明:國機國造 不能曇花一現

2023/05/18 09:53

吳康明說,未來新式初教機的研製過程中,將把重點放在新一代航空系統件的國內產業自研自製。圖為我國現役T-34C初教機。(資料照)
吳康明(航太業顧問)

(原文載於自由時報言論廣場)

身為IDF經國號戰機的首飛試飛官,國機國造這條漫漫長路,我想在國內應該沒有人比筆者更加了解其中的艱苦歷程了!近來,有讀者投書,認為台灣自主開發初教機,曠日廢時,耗費大量財力,如果能夠向外國採購,效率高又能有多樣的機種可選,豈不是更好的選擇?關於這些意見,請容許筆者發表一下不同看法。

回首近半世紀前的民國六十九年,政府考量當時戰機老舊,急需汰舊換新,積極尋求外購新一代戰機,卻因國際環境對當時的台灣並不友善,世界上有能力研發新型戰機的國家都不願提供新型戰機給台灣,以免觸怒中共。因此,迫於無奈,當時政府毅然決定自主研發新一代超音速戰機,也因此才有後來讓國人引以為傲的IDF經國號戰機。到民國八十八年一三○架的IDF量產完成後,因為當時政策無延續性,參與研發的人才也慢慢流失殆盡,可謂是國家資產的嚴重損失。

發展航空產業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傾全國之力才有機會成就的大事。因為過去廿多年來,台灣沒有製造新飛機的需求,身為IDF戰機試飛官的我,也早已退居幕後,而當年培養的航空工程師也都兩鬢寒霜白髮蒼蒼,進入待退年齡,國內航空產業呈現無法鏈結及人才逐漸流失的現象。幸而在蔡總統主政後,強調國機國造政策一經開始,就會一直走下去,新式高教機自研自製,吸引了許多年輕一代的優秀工程師加入,補足人力缺口,由資深前輩帶領新人,經驗、文化都得以傳承,而此一傳承需要持續的努力,後續新式初教機自研自製,將可以讓這一股可貴的航太能量深化和延續。筆者深信,在航空領域上台灣自我的掌握度越高,未來的依賴度越少,也唯有國機國造才能把技術深耕留在國內,國機國造才是國家的根本。

高教機測試完成後,工程設計人才需求大幅減低,人力正好可接續執行初教機研發設計,避免重蹈經國號戰機時代的錯誤經驗,造成人才流失。在產業鏈結方面,台灣的航太產業都是以單打獨鬥的代工方式,憑藉自己的技術,獲取國外零星訂單,賺取微薄利潤,無法在國內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個人深信,這些國內廠商都是隱形的世界冠軍,技術絕對到位,只是苦無機會。高教機專案受限於獲得時間急迫,許多航空系統件只得外購,未來新式初教機的研製過程中,將把重點放在新一代航空系統件的國內產業自研自製,可以鏈結國內有實力的廠商,透過參與初教機零組件的研發,進而取得認證,走入國際。

航空工業象徵一個國家的真正實力。台灣面對的國際局勢詭譎多變,面對善變的環境,只能透過深耕產業,留住人才,提高自製率,才能在國際航太市場上佔得一席之地,唯有堅強的自有科技實力,而非單純的代工組裝,才能在重實力的國際航太市場上,真正與國際接軌,進而鏈結國際航空產業。當所有人都在問,台灣的下一座護國神山在哪兒?我認為,堅持國機國造政策,航空產業就有機會成為台灣的下一座護國神山,台灣加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