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圖解軍武》沉默刺客護台30載 劍龍級潛艦最快後年獲搭檔
劍龍級潛艦已經服役超過30年,現仍為海軍主力艦艇。(圖取自海軍司令部臉書;記者涂鉅旻製圖)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海軍透過「潛艦國造」籌獲新水下戰力,原型艦將於今年9月亮相,最快於後年加入作戰序列,在此之前,須仰賴服役逾30年的2艘荷蘭製劍龍級潛艦「海龍」、「海虎」守護台海。排水量約2600噸的劍龍級潛艦自持力優異,其搭載的重型魚雷、潛射魚叉飛彈,可對敵艦構成威脅。自由《軍武頻道》以圖解軍事新聞方式,帶您一揭台海「沉默刺客」的神秘面紗。
為1980年代產物的劍龍級潛艦,船身採用著重於水下巡航能力的淚滴型艦艏設計、結構簡單的十字形尾翼,帆罩旁則有兩片水平翼。(取自海軍司令部網站)
曾走在時代尖端的設計與系統
比起水面艦構型一覽無遺,潛艦則顯得神秘許多,因為即便潛艦上浮,仍有一半的艦體隱身於水下。不過,根據公開資料,為1980年代產物的劍龍級潛艦,全長約66公尺,潛航排水量約2660公噸,船身採用著重於水下巡航能力的淚滴型艦艏設計,以及結構較簡單的十字形尾翼,潛艦上方結構的帆罩旁,則有兩片水平翼。另外,劍龍級潛艦採用「複合單/雙殼設計」,艦艏、艦艉為雙殼,艦體中段則為單殼設計。
雖然外觀看似中規中矩,但劍龍級潛艦的「裡子」可不容小覷,劍龍級潛艦採用「SINBADS-M」潛艦作戰系統及「SIASS-Z」聲納系統,在1980年代皆屬相當前衛、先進的產品,前者為全球首個整合聲納、導航、射控系統的先驅,可比對、處理多個聲紋資料與目標,後者則包含多組主動及被動聲納,可有效追蹤目標並導引魚雷。
根據公開資訊,劍龍級潛艦的自持力為60天,意指可出海執勤長達2個月。(資料照)
動力系統與自持力
劍龍級潛艦屬於柴電動力潛艦,採用三部「Stork-Werkspoor 12ORUB215柴油機」、兩部「Holec」發電機、兩組電瓶以及一部用於潛航推進的Holec電動機,可滿足艦艇水上時速12節(約22.2公里)、水下時速20節(約37公里)的巡航需求。另根據公開資訊,劍龍級潛艦的自持力為60天,意指可出海執勤長達2個月。
我國向美國採購射程、巡航速度及穩定度更佳的MK-48 mod6 AT重型魚雷,使劍龍級潛艦整體戰力獲顯著提升。(圖為MK-48魚雷示意圖,取自洛馬官網)
威嚇力十足的武裝
身為傳統動力攻擊潛艦,「魚雷」為劍龍級潛艦的「標配」,根據公開資訊,劍龍級潛艦最多可裝載28枚重型魚雷,在我國向美國採購射程、巡航速度及穩定度更佳的MK-48 mod6 AT重型魚雷,汰換老舊的SUT線導重型魚雷之後,整體戰力獲顯著提升。另外,美國於2008年宣布售我UGM-84L潛射魚叉飛彈,大幅增加劍龍級潛艦的作戰範圍及運用彈性。上述二項武器,皆藉由劍龍級潛艦艦艏6門21吋發射管進行射擊。
曾於荷蘭皇家海軍服役的「劍魚級」潛艦,為劍龍級潛艦的「姊妹艦」。(取自荷蘭國防部官網)
相隔近萬公里的姊妹檔
1982年建造、1987至1988年完工的2艘劍龍級潛艦,其實還有2艘姊妹艦,就是曾於荷蘭皇家海軍服役的劍魚級潛艦(Zwaardvis-class)。劍魚級潛艦的服役時間更早,1972年即已加入荷軍序列,除了載彈量略低、採用較早期的戰系裝備外,包括構型、全長、排水量等諸元皆與劍龍級潛艦相若。不過,荷蘭皇家海軍自1992年起,引進4艘更先進的海象級潛艦之後,劍魚級潛艦已於1995年除役。
海龍潛艦於2020年7月「漢光36號演習」期間,以戰雷擊沉作為靶船的濟陽號巡防艦。(國防部提供)
逐漸浮出水面的事蹟
由於潛艦的隱蔽與機敏性,因此相關戰訓任務訊息鮮少對外公開,不過,根據曾任海虎潛艦艦長的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所敘述,他於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曾指揮滿載魚雷的海虎號潛艦,隱身於東部深海待命一段時間;海龍、海虎二艘潛艦自2003年迄今,也曾有6次發射戰雷的紀錄,最近一次為2020年7月「漢光36號演習」期間,海龍潛艦以戰雷擊沉作為靶船的濟陽號巡防艦。
海虎潛艦(圖)與海龍潛艦皆進行性能提升,預計2027年執行完畢。(資料照)
30而立還要更好
服役迄今已超過30年的劍龍級潛艦,現正進行性能提升計畫,海軍共計投入74億1254萬元,由中科院的「神龍計畫」專案團隊執行,這項性能提升案著重於戰鬥系統,預計2027年執行完畢,將可解決系統老舊以及消失性商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