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國際制裁奏效!日經:俄向緬、印買回售出的軍火零件
烏克蘭士兵駕駛擄獲的俄軍戰車。(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日經亞洲》(Nikkei Asia)5日報導,《日經》在檢視通關數據後發現,俄羅斯疑似向緬甸、印度等國買回先前出售的軍火零件,可能是為了改裝老式武器,以投入烏克蘭戰場。
《日經》檢視美國ImportGenius、印度Exim Trade Data等貿易數據公司所提供的資料後,發現有諸多俄軍「售出後又買回」的情況。例如,為俄軍製造戰車的烏拉爾機械製造廠(UralVagonZavod),去年12月9日向緬甸軍隊採購價值2400萬美元的軍火零件,而註冊資料顯示,這些零件正是由烏拉爾機械製造廠生產。
根據國際商品統一分類代碼(HS Code),該公司重新買回可安裝於戰車的6775個瞄準鏡和200個攝影鏡頭。日本陸上自衛隊退役少將、曾參與戰車研發的赤谷信之分析,這些裝備應該是「用於測量目標物距離,並加以對準」的光學設備。
俄國過去仰賴西方技術製造光學設備,但去年2月侵烏後,美國、日本和歐洲國家紛紛禁止對俄出口可能用於戰事的設備,導致俄方現在必須設法採購必要的零件。
據了解,烏拉爾機械製造廠在2019年軍售緬甸,而海關資料顯示,重新進口的零件被登記為瑕疵品。然而,曾任職日本防衛省的軍事分析師西村金一表示,任何瑕疵品在交貨前進行全面檢查時,就應該發現並替換。荷蘭防務情報分析網站Oryx分析師亞諾夫斯基(Jakub Janovsky)也質疑,以保固退貨來說,俄軍重新進口的數量大到不尋常。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今年發布的軍力平衡報告(Military Balance)估算,俄國庫存中有約5000輛戰車。布魯塞爾智庫「國際危機組織」(ICG)高級分析師伊格納托夫(Oleg Ignatov)分析,俄國擁有大量老式、亟需現代化的T-72戰車,經改裝後可能被派去前線,「我可以說,光學設備是俄國軍工產業的一大困難,不難理解他們會想方設法取得現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