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中俄空軍聯演高調繞日 學者:具針對性、可能成常態
中共、俄羅斯於日前進行第六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日本防衛省拍攝俄國「Tu-95」轟炸機飛行畫面。(取自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網站)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美國、日本、南韓三國國防部長日前於「香格里拉對話」談及三邊安全合作議題,但中共、俄羅斯軍機本月6日進行第六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更有8架軍機進入南韓防空識別區。國防院學者評析,中俄軍機聯合巡航時機顯得不同尋常,具有針對性,且依照以往執行模式,第七次巡航可能於下半年出現,並已形成常態。
中共國防部官方微博6日發布消息宣布,根據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畫,雙方當天在日本海、東海相關空域組織實施「第六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這也是繼去年11月的第五次巡航後,二國再次進行聯合空中軍演。值得注意的是,南韓於6日表示,4架次中共軍機與4架次俄國軍機進入南韓東側、南側防空識別區,韓方隨即派戰機升空應對。
根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資訊,中國2架次「轟六」轟炸機、2架次型號不明的戰鬥機,以及俄羅斯2架次「Tu-95」轟炸機,編隊自東海穿越日、韓之間的對馬海峽後,進入日本海繞飛;翌日,5架次俄羅斯軍機持續於日本海活動,其中2架次「Tu-95」轟炸機還飛至東海,與在東海、穿越宮古海峽的17架次中共軍機一同活動。中共、俄羅斯於日前進行第六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根據6月7日圖資,東海、日本海、對馬海峽、宮古海峽皆是雙方活動範圍。(取自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網站)
對此,國防院網站近期發表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江炘杓的即時評析專文,內容指出,自2019年以來,中俄實施聯合空中戰略巡航的次數,每年至少一次,至多兩次,儘管聯合巡航屬中、俄雙方既定的年度合作計畫,但執行的時間和次數保有彈性。
這篇分析文指出,美、日、韓國防部長於香格里拉對話承諾加強三邊安全合作,建立即時情資分享機制,加大機艦於第一島鏈的自由航行力度,中俄軍機隨即進行聯合巡航,時機顯得不同尋常,具有針對性。
由於中俄去年11月進行的第五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已有多個「第一次」,專文指出,包括一年兩次巡航、中俄戰機護航、中共「運油-20」為戰機空中加油以及轟炸機互降對方機場等,不僅象徵兩軍關係密切,並為兩國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建立基本模式。雖第六次聯合巡航的情況目前無詳細資訊披露,仍可據以判斷依循上次模式執行,「第七次」聯合巡航可能於下半年出現,並已形成常態。
因應北約波羅的海軍演 中俄空中聯合巡航分庭抗禮
針對近期各國軍事活動,該文盤點,北約6月4日集結50艘艦艇、45架飛機、約6000人在愛沙尼亞塔林展開「波羅的海行動2023」聯合軍事演習。翌日,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即於加里寧格勒實施海空聯合演習,而「Tu-95MS」戰略轟炸機則繞飛北歐海域上空。俄軍在波羅的海的行動,不僅有呼應中俄在遠東地區聯合巡航的目的,也有與北約軍事行動分庭抗禮的作用。
專文指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今年3月訪問莫斯科,與俄國總統普廷共同簽署「關於深化全面夥伴關係和進入新時代的戰略關係」聯合聲明,顯示兩國關係於俄烏戰爭進入白熱化之際,依然上升至新的高度,其間的意涵不言而喻。今後兩國聯合空中戰略巡航、聯合海上巡航以及俄羅斯與北約的軍事對立,短期內仍將持續,中俄兩軍行動對於東北亞及其他地區的影響,應予密切關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