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唯一航艦「庫茲涅佐夫號」 明年底有望重返海上
一架挪威偵察機於2016年捕捉到「庫茲涅佐夫號」航艦動態。(路透)
〔軍武頻道/綜合報導〕俄羅斯海軍現役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the Admiral Kuznetsov),自2017年進廠大修迄今,近日有消息傳出,這艘航艦有望在2024年底重返俄國海軍行列。
綜合外電報導,這艘前蘇聯的航艦於1985年下水、自1991年服役至今已逾30年,而上次出航也已是6年前的敘利亞內戰時期。隨著艦齡升高、故障頻傳,這艘名號響亮的海上戰力也不得不進廠進行現代化改裝。整體的升級工作從2018年開始,由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USC)簽約承包,原預計在2020年完成,但從此時開始,改裝的過程便陸續出現意外。
去年12月,「庫茲涅佐夫號」航艦於船塢維修時發生輕微火災,所幸無人傷亡。(塔斯社)
首先,「庫茲涅佐夫號」停泊的PD-50移動式乾船塢因設備斷電下沉,導致起重機吊臂砸壞上層甲板,迫使這艘航艦只能拖往北莫爾斯克35號造船廠(Severomorsk’s 35th Repair Shipyard)繼續維修,完工日因而延後到2022年;但2021年12月更傳出焊接不慎,造成火災及12名人員傷亡;去年12月則再度傳出火災,儘管火勢很快被撲滅,但這些工安意外也凸顯這艘船艦的維修過程「命運多舛」。
據《Naval News》報導,當時承包「庫茲涅佐夫號」現代化升級的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在2018年和俄羅斯國防部簽約時,並未包含其P-700「花崗岩」(Granit)反艦飛彈的維修和升級作業,這也代表,未來必須換裝新型飛彈系統才能維持戰力;不過,時任海軍副總司令布爾蘇克(Viktor Bursuk)曾透露這艘航艦將會換裝6到8具新型的「鎧甲-M」(Pantsir-M)近戰防禦系統,有望提升「庫茲涅佐夫號」自身的防衛打擊火力。
時任海軍副總司令布爾蘇克曾透露「庫茲涅佐夫號」航艦將會換裝6到8具新型的「鎧甲-M」(Pantsir-M)近戰防禦系統,以取代原先的「匕首」(Kortik)和AK-630近戰武器系統。(取自軍聞網站《The War Zone》)
「庫茲涅佐夫號」已於今年2月拖離乾船塢,若接下來的工程沒有意外發生,預計在明年底就能再度看見它出現在俄羅斯海軍陣中,而整體的服役年限可再延長20年左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