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39次漢光演習的前世今生 「演」與「習」何在?
漢光演習至今已實施近40年。(軍聞社提供)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國軍「漢光39號」實兵操演將於24日至28日登場,而漢光演習最早於1984年實施,近40年來漢光演習的前世今生,自由《軍武頻道》帶您一次看清。
漢光演習前身為國軍與美軍顧問團的「中美聯合軍事演習」,參與演習的軍隊為國軍、美國海軍與美軍顧問團成員。由於我國實施徵兵制與後備軍人制,聯合演習除了現役軍人外,也涵蓋預備役。聯合軍演依例每年舉行,國軍並同時成立南北兩軍團,進行以「反攻大陸」攻擊型態為主的全國「師對抗」。
到了1979年,受中美斷交、退出聯合國等外交困境影響,每年舉行的聯合軍演也隨著《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終止而消失。為因應此情況,國軍於1979年首次單獨進行全國性作戰演習,代號為「漢陽演習」,雖然每年照例舉行,卻因時任參謀總長宋長志上將任內的三軍部隊並不協調而違背軍事現實,因此1981年在郝柏村上將接替參謀總長後,除擴大漢陽演習規模的同時,也將演習型態從攻擊改為防禦,並經過三年的調和,在1984年更名為「漢光」演習,有「大漢光復」之意。內容從「攻擊師對抗」性質改為「全國性實兵防衛作戰演習」,從此每年漢光演習便成為國軍作戰層次最高、演習戰情最複雜、參演人力最多、科目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三軍聯合攻防作戰系列演習。
而漢光演習初期由於戒嚴令關係,其內容往往為軍事機密,僅能大概得知國軍每當有新裝備時,都會參與演習進行驗證。直到戒嚴令解除,軍方給予媒體報導空間,漢光演習才逐漸為人熟知。廣義來說,一年中,國軍實行的「聯」字輩操演,以及以民間為對象的同心、民安、萬安等操演,都算是漢光演習的一部分。一年來各種演習與操演得出的經驗,都會在漢光演習中實施綜合軍種作戰演練,而近年隨著兩岸情勢升高,漢光演習也逐步將民安、萬安等民防操演納入演習的一部分,雖然仍以不同名目以為區別,但演習過程中的跨軍種、跨部門及跨作戰區協調都要逐漸融為一體,以因應全民防衛態勢及作戰。
而漢光演習作為「演」與「習」,除了演習性質,也有火力展示的用意,這是因為東方國家大多受孫子兵法影響,公開的演習部分都包含「能而示之不能」或「不能而示之能」的用意,至於非公開的兵棋推演或部分實兵演練,才是真正的作戰驗證。因此雖然眾多媒體都會關注公開的漢光演習,但反而是其前置作業的漢光電腦兵棋推演才會展現國軍真實的戰力,例如今年5月19日結束的「漢光39號」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台美雙方就有共同編組訓後回顧小組,全程實施觀摩與分析,並提供國軍建議和經驗。
電腦兵棋推演的優勢,在於可以假定各種可能的狀況來進行推演。例如2008年的「漢光24號」及2011年的「漢光27號」演習,其兵棋推演就分別假定炸毀雪隧、高鐵和公路阻滯敵軍,以及利用飛彈攻擊三峽大壩。當然,指揮所層級的演習,考驗的是各參謀對於作戰計畫以及各單位之間聯繫的行政效率,到了實際執行又是另一回事,因此在電腦兵棋推演各種想定過後,其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便會拿到漢光演習中進行實兵驗證。
而漢光演習中實彈驗證的部分,除了一部分作為火力展示用意所在,另一部分也是要驗證精準或關鍵武器效能是否依然維持得當,例如防空飛彈、魚雷和多管火箭等武器發射。不過既然實彈射擊的其中用意是要驗證精準武器的戰力維持,有時媒體報導武器發射後拖靶墜落的消息也就不足為奇。為了避免敵軍透過演習探知精準武器參數,國軍的精準和新型武器並非每年都會參與實彈操演。值得一提的是,漢光演習有時也會受政經局勢影響,例如1996年台海危機時,為避免刺激局勢,就取消實兵演習僅有兵棋推演;新冠肺炎肆虐期間,漢光演習也有進行延後實施或異地實施的舉措。
有些實兵驗證項目若一年內沒有太大局勢變化,不一定會年年演練,例如前幾年的戰力裝備隱蔽。而有些項目則是因應敵情進行實際驗證,像今年就別注重敵軍的空機降行動。圖為擔任共軍角色的攻擊直升機突擊桃園機場。(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