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台灣有50多座機場你敢信!真「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1940年代台灣最全盛時期擁有超過50座飛行場!今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中的部分腹地,其前身即為日軍「公館飛行場」又稱豐原飛行場,是一座擁有四條平行跑道的機場。(資料照)
〔記者劉宇捷/台北報導〕台灣現今各式使用中的中大型飛機場不超過20個,然而,你知道嗎?1940年代台灣最全盛時期擁有超過50座飛行場!因為二次大戰日本佔領台灣時期,為了太平洋戰爭需求,軍方在各地徵收或租賃許多民間私有地作為機場,並且依功能大小分級,加上原有的一線運行機場,日本軍方計畫將台灣打造成真正「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為了太平洋戰爭需求,日本軍方陸續在台灣興建約54座機場,計畫將台灣打造成真正「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圖片擷取自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粉專)
據戰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接收統計,日據末期的總機場數約為54座,其中包含日本海軍航空隊與日本陸軍航空隊所使用的各式飛行場(當時並沒有空軍的獨立軍種),不過詳細數量可能沒那麼精確,原因在於日本對機場有分級制度,依據規模及跑、滑道數量多寡,大致區分設施及滑行道完整的飛行場,以及只有一條簡易跑道的著陸場,有些甚至規模小到可以降落但不易起飛,後者也不一定會被命名,另外還有為數不少的水上機場,供水上飛機起降。
1944年起,美軍對台灣執行大規模偵照及空襲,並對各式被判斷為「機場」的目標命名,然而日軍也有自己的命名,因此可能會發生同個機場,美、日不同稱呼的狀況。1945年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並不需要這麼多的機場,因此哪些機場是存是廢成為一大難題,最後決定將32處廢除,成為大片腹地規劃使用,這些機場如今多已變成民房、街道或變回田野。
1945年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決定將32處機場廢除,這些機場如今多已變成民房、街道或變回田野。(圖片擷取自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粉專)
國民政府對於機場《保留及撤廢機場處置辦法》之公文。(圖片擷取自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粉專)
其他當時比較有名,而現今也依然存在的機場主要有: 陸軍台北飛行場(今松山機場)、海軍新竹飛行場(今新竹空軍基地)、海軍豐原飛行場(美軍稱公館飛行場,後擴建為今空軍清泉崗基地),海軍台南飛行場(今台南空軍基地)、海軍高雄飛行場(今岡山空軍官校)、陸軍花蓮港北飛行場(擴建成今花蓮空軍基地)、陸軍屏東飛行場(今屏東空軍基地北跑道)...等。
雖然許多機場現今已不存在,但卻悄悄的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從一些蛛絲馬跡還能看出機場的樣貌,無論是地名、跑道或建築設施、都市計畫、甚至是街道走向,都可一窺這裡曾經是機場的樣貌,例如台北的南機場夜市、國防大學的園區走向、台中水湳的防空碉堡以及台北民生社區一代的空照圖等等,只是我們生活在其中但不知道而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