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台灣如何在美中夾縫間生存? 《習近平對美外交政策》探討習近平決策因素
中美這一組崛起國與霸權國的權力競爭是否「終必一戰」?在習近平上台後的三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川普及拜登,他們的對中政策為何?習近平又採取何種因應政策?影響其對美外交政策的因素又有哪些?有無可供觀察的分析變量?《習近平對美外交政策》將探討這些問題。(路透)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陸軍官校教師謝賢璟近日新著「習近平對美外交政策」,探討習近平2012年至2022年期間所採對美外交政策之形成因素。檢視其前兩屆十年期間的對美政策,可供研析未來中美外交關係、國際情勢發展,尤其此一議題牽動台灣安全與生存發展,對我國而言特別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上台後接連採取一連串積極強勢的對美外交政策,一方面反制美國制衡,另方面則在尋求中國權力擴張,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及地位,而這些足以改變中美相對實力的策略,本書均界定為習近平的對美外交政策。後冷戰時期,中國於1979至1993年間高達16.8%的平均經濟成長率,以及抗拒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對其政治結構的壓力,使各界普遍認為中國將成為美國霸權新的挑戰者。21世紀初中國即已認知,美國對中採取一面遏制一面交往的外交政策。中國認為美國目的在維持全球霸權,企圖遏阻中國崛起,並推翻共產黨領導。進入21世紀後中國經濟及國際地位提升,在2010年已成為全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外交政策明顯出現變化,發展出奠立於歷史意識追求中國振興的論述,而習近平上台後隨即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2012年提出「2030年全球趨勢」報告指出,以國GDP、人口、軍事預算和科技作為評估指標,美中國力概於2030 年出現死亡交叉。澳洲智庫饒義國際政策研究院2020年10月公布報告指出,美國國力領先中國的優勢已大幅降低。
習近平上台後外交風格明顯較前幾任領導人更加強勢積極。胡錦濤主政時,為回應西方「中國威脅論」,多次言明不輸出中國模式,然而2012年11月習近平上台後,卻多次表達歡迎各國借鑒「中國模式」,中國外交風格開始轉變。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18年3月通過決議,結束國家主席兩屆任期限制。事實上,習近平權力攀上高峰早已受到西方媒體關注,2017年10月《經濟學人》報導強調,習近平在全球議題上比美國總統川普更具影響力。接著在2018年5月習近平登上《富比世》雜誌評選為全球最有權勢人物。中國外交向來遵循鄧小平「韜光養晦」指導方針,但習近平上台後對於外交工作指導經常使用「奮發有為」、「大有作為」等較具積極意涵的用語,而習近平也常公開強調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明確展現主導全球治理意圖;另外,中國人民自信心明顯上升,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問卷調查顯示,75%中國人民認為中國在國際上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習近平積極外交難以避免衝擊美國既有利益,進而導致美國加強對中制衡圍堵,尤其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對中「競合」轉為「對抗」的態度愈加明確。2017年11月美國提出強化「印太戰略」,形成由美、日、印、澳組成的四國戰略聯盟。接著在2017年12月美國白宮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宣告將中國及俄羅斯列為戰略競爭對手。2018年1月美國國防部接續公布《國防戰略報告》,再次將中、俄定位為修正主義國家且是美國首要安全威脅,並視中國為主要戰略競爭者。之後美軍取消邀請中國參加2018年「環太平洋聯合軍事演習」。尤其川普2018年對中發動貿易戰,以「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等理由,對進口至美國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也採同等措施回應美國,美中貿易戰迄今持續延燒中。
2020年7月時任中國外長王毅表示,中美關係已降到兩國建交以來最低點。此一發言其來有自,2020年5月美國國家安全局公布《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戰略方針》,承認過去對中交往政策失敗,表示將改採公開施壓方法,以遏制中國在經濟、軍事、政治等領域擴張,並強調美國將回到現實主義思維,以保護美國利益。2020年6月香港《國安法》公布施行後,美國宣佈對破壞香港自治的中共官員及往來銀行實施制裁,2020年7月9日美國宣布制裁涉及新疆人權問題的中國政府官員。2020年7月13日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蓬佩奧聲明,中國對於南海主權的主張完全非法。這被視挑戰中國核心利益。而在2020年7月21日美國指控中國外交官進行經濟間諜活動,並關閉中國駐休士頓外交領事館,自兩國建交以來,美國從未採取類似行動。緊接於2020年7月23日蓬佩奧甚至呼籲全球自由國家,以「不信任且要驗證」的原則應對中共,並表示「必須促使中國改變,如果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主義中國,共產主義中國就會改變我們」。
美國不斷採取反中抗中作為,而中國雖然強調不衝突、不對抗,但以強硬態度以同等方式回應。美國2020年5月發布《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戰略方針》後,中國外交部不甘示弱表示「對話合作則歡迎,遏制打壓則堅決反擊」。中國面對美國制衡,有時會表現出克制隱忍的態度,例如2020年6月發布《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力報吿(2020)》,指出美國從「亞太再平衡」戰略到「印太戰略」的重大軍事調整,該報告強調中國按照「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原則定位中美關係。而中國政治菁英在對美政策上有不同意見,一派認為,中國國力變強就應更直接表達意見,而美國和西方勢力式微,中國應接下國際領導角色;另一派則認為,為保護中國利益應繼續和美國合作,未來應避免擔綱全球領袖角色。無論美中關係未來發展如何,中國現階段積極擴張的外交政策已排擠美國利益而升高兩國緊張關係。
中美這一組崛起國與霸權國的權力競爭是否「終必一戰」?在習近平上台後的三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川普及拜登,他們的對中政策為何?習近平又採取何種因應政策?影響其對美外交政策的因素又有哪些?有無可供觀察的分析變量?這些都是本書主要希望解答的重要問題。由於習近平可能長期執政,而美中關係變化又牽動台灣安全與生存發展,因此探討習近平對美政策對我國而言,實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巨流圖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