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解秘金三角!抽過「金馬獎」才知道的故事(上)

2023/08/06 10:30

相信只要是五、六年級生且抽中「金馬獎」在金門服役過,通常對於草綠軍服上位於胸口以及手臂的「金三角」標誌絕對不陌生,這些標誌是金門特有的「戰地產物」。圖為金防部司令黃幸強中將陪同行政院長俞國華視導。(圖片擷取自金防部隊史書刊)

相關新聞請見

解秘金三角!抽過「金馬獎」才知道的故事(下)

〔記者劉宇捷/綜合報導〕從老一輩的口中或是泛黃的照片裡,只要是五、六年級生且抽中「金馬獎」在金門服役過,通常對於草綠軍服上位於胸口以及手臂的「金三角」標誌絕對不陌生,這些標誌是金門特有的「戰地產物」,也是許多金門將士的軍旅回憶之一,現在就跟著自由軍武頻道的腳步,了解「金三角」的故事吧。

在歷史上,金門自從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就成為與大陸最近的最前線,在兩岸處於緊張對峙時期,金門駐守了大量的部隊,可以說在街上走將近一半都是穿著草綠軍服的國軍,在那個紀律嚴明、戒備森嚴的年代,如何管理並快速識別這些國軍的來歷,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常見的金門三角標誌一覽表。(圖片擷取自金防部隊史書刊)

「金三角」的由來

從金門防衛部的歷史文獻考察證實,「金三角」的由來最早可追朔至民國59年,當時為防範敵傘兵及前線偵查搜索部隊假冒國軍服裝混入,金門地區統一使用三角臂章以茲識別,分別於民國59年及民國71年以單位及駐守區域劃分,統一律定繡製規定。

關於三角標誌的長、寬及位置都有以公文明文規定。(圖片擷取自金防部隊史書刊)

在識別公文中有明文規定,右側手臂的識別臂章,其等邊三角形需均以7公分為準,線條寬度以3釐米為準,顏色則使用金黃色線繡製,其位置也有規範於右臂外側中央,標識上邊距肩袖縫合處三公分。而左口袋上方的符號規範則可從民國七十一年的《正氣中華報》中略知一二,該部隊公告說明,口袋上方的三角符號一樣使用金黃色線自行繡製,三角形每邊長3.5公分,線粗一樣3釐米,而其位置也明文規定,位於左口袋正上方,底邊距口袋上緣0.8公分處,形成臂章與胸章同時配掛的形式。

民國七十一年,金門部隊識別臂章實施辦法變更公文,除了右手臂外還新增了左胸前識別。(圖片擷取自金防部隊史書刊)

有趣的是,當時全金門有一個人只會配戴三角符號及軍階,而不配戴任何其他資訊,他就是金門的老大-金防部指揮官,原因是保密考量。(如本文主圖)

你「躺著幹」嗎?不,我是「站著幹」

這個識別符號除了制式功能外,也衍伸出許多有趣的故事與「暱稱」,是許多五、六年級生的共同回憶!像是砲兵就被戲稱為「躺著幹」,因為在那步兵滿天下的年代,砲兵出門都搭著車、不用走路,看似爽爽躺著幹的兵科;而南雄師又被戲稱為「站著幹」,因為南雄師的符號裡是兩束直線,像是雙手貼緊褲縫的站姿不過,金西師傳聞中又比南雄師更精實、更多長官視導行程,因此不只是站著還要立正站好,經常被戲稱為「立正幹」,其符號裡的三束直線就像立正站好的兩手臂縫及大腿縫。

金門中的金門

此外,烈嶼師(小金門)也常被戲稱為「金門中的金門」,因為其大三角形內又有個倒著的小三角形,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在戒備森嚴的年代,大金門與小金門的部隊是受嚴格區分控管的,小金門的駐軍若要返台,必須先持有主官核可的通行證才可登上大金門本島,然後再從本島搭船或搭軍機返台,十分的「厚工」。

圖中可見右臂代表烈嶼部隊的三角符號,後期換裝大地迷彩服後,符號也變成黑色,以利偽裝。(圖片擷取自金防部隊史書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