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無人艇作戰發展怎麼走?從美、烏、土國海軍看方向

2023/09/23 16:05

圖為雷虎科技於今年台北國防展展出的「海鯊號」無人艇原型。(記者陳治程攝)

〔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遙控模型起家的「雷虎科技」,上月發表「海鯊號」(Sea Shark 400)首艘原型無人艇。4公尺長的船體下,擁有時速65公里、航程300公里的機動性能,而在上周結束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展中,這艘無人艇換上藍色塗裝,正式向大眾亮相。「海鯊號」的船型俐落、外部裝備簡潔,船艏甲板處有一組影像鏡頭,船尾則有一組噴射推進泵,應為高匿蹤性的偵察無人艇;不過雷虎董事長陳冠如表示,「海鯊號」做為多功能的無人水上載台,在符合國防部「軍用商規」的基礎下,未來也有可能衍生出攻擊型的「海鯊號」。

而在「海鯊號」問世10個月前,中科院亦首度對外展示「勇武遙控靶船」,尺寸約為「海鯊號」兩倍,裝有攝影機、射頻干擾器、角反射器及射譜模擬器等設備,最大遙控距離60公里,雷達反射截面積(Radar Cross-section, RCS)僅500平方公尺。該船雖是以空軍對面攻擊靶船為設計導向,但院方官員透露,「勇武」確有成為自殺無人艇的技術可能性。

過去一年半的俄烏戰爭,無人機、艦大軍在戰場上頻頻建功,讓全球軍隊趨之若鶩,台灣雖跟上這股浪潮,但在無人艦的發展上仍有待加強,在有限資源下,台海若要快速形成戰力,應該主打「偵察」、「攻擊」,或是「偵攻並行」?或許從以下三國的無人艦發展,能看出端倪。

美國海軍:主修運補、副修遠攻,做有人艦強力助手

美國海軍於2015年首度提出「分散式殺傷」(Distributed Lethality)的「分散編隊」概念,並在2018年由時任海軍作戰部長理查森(John Richardson)正式定義「分散式海上作戰」(DMO)概念,為應對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提出了防衛作戰構想。

隔年,美國國防部戰略能力辦公室(SCO)以「幽靈艦隊大君主計畫」(Ghost Fleet Overlord Program),選定「朱瓦特級」驅逐艦中隊(ZRON-1)轉為水面發展中隊(Surface Development Squadron 1, SURFDEVRON),並納編「海獵號」(USV Sea Hunter)為首艘無人艦,並分三階段發展無人艦的作戰能力。自第二階段起,海軍將著眼有人驅逐艦和無人艦的聯戰驗證,持續至2023年;預計隔(2024)年進入中、大型無人艦的量產階段。

美海軍自2019年以「朱瓦特級」驅逐艦中隊轉型為「水面發展中隊以來」,至今已擁有6艘中、大型水面無人艦。圖為日前首度抵達日本橫須賀軍港的「槍騎兵號」、「水手號」大型無人艦。(美國海軍第7艦隊官方推特)

不過,海軍於2022年接手「幽靈艦隊大君主計畫」,並接收「海獵號」、「海鷹號」、「水手號」、「游牧人號」四艘無人艦後,於同年5月增編「無人艦第一分隊」(USVDIV-1),授予無人艦群正式的作戰編制。除上述4艘無人艦外,海軍將有含「水手號」大型無人艦、「先鋒級」遠征運輸船「阿巴拉契科拉號」等7艘中、大型無人艦,並計畫自2025年起採購9艘大型無人艦,至2028年,海軍無人艦隊將達16艘,形成後勤補給、支援火力的一大助益。

烏克蘭海軍:全力出擊,擊殺於無形

烏克蘭是陸戰優先於海戰的國家,但自去年10月成功襲擊俄佔克里米亞的「塞凡堡」(Sevastopol)海軍基地後,其無人艇的不對稱戰力,至今已接連「收掉」多個高價值目標。上月24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獨立建國紀念日,向多支武裝部隊授予戰鬥旗,其中就包含執行海上特種作戰的「第385無人作戰獨立旅」。

美國海軍潛艦專家薩頓(H.I Sutton)整理烏克蘭軍方從去年夏季所曝光的無人艇、艦圖表。(取自 H.I Sutton 官網)

雖然基輔當局未對這支海上部隊是否配有無人艇,但據美國海軍潛艦專家薩頓(H.I Sutton)整理,烏克蘭軍方從去年夏季就開始進行無人艦的研發與部署;今年7月,烏國海軍的新型「海上寶貝」(Sea Baby)無人艦,更因官方證實攻擊克里米亞大橋而曝光;同月的土耳其國際防務展(IDEF 23')中,烏國防企業更展出新一代的「Magura V5」自殺無人艇,在高機動性的基礎下,將船身設計得更加隱密,進一步強化水面打擊戰力。此外,烏軍更有發展小尺寸的「Toloka TLK-150」水下潛艇、航程達1000公里的「Marichka」潛艇,讓海軍雙管齊下,將近海防衛的陣容打造得更加完整。

土耳其海軍:一船多用,上下兼顧

同樣在今年7月的土耳其國際防務展上,由梅特克森(Meteksan)、阿瑞斯(Ares)造船廠聯合打造的「ULAQ KAMA」無人艇正式亮相,艇長11公尺,最大航程400公里,極速可達每小時65公里,除情監偵(ISR)和電戰、抗干擾能力外,也能整合「Cirit」反裝甲飛彈、「Atmaca」反艦飛彈等國造武器,變身武裝無人艇(AUSV),反艦、反潛、掃雷都可以。

不過,這只是土耳其無人艇研發的一小部分而已,另有由提爾桑(Dearsan)造船廠製成的「SALVO」無人艇,偵察與武器整合方面近似「ULAQ KAMA」,但速度與航程較後者優上15%至20%。

土耳其Dearsan造船廠製成的「SALVO」無人艇,機動性能較「ULAQ KAMA」優異。(土耳其Dearsan造船廠官網)

還有一種強調「蜂群」作戰的無人艇,就要提到由塞法恩(Sefine)造船廠與阿瑟爾桑國防工業集團(ASELSAN)合作推出的「Marlin」、「MIR」、「Albatros-S」無人艇,分別做為反艦、反潛與偵蒐用途,可謂三位一體的無人作戰艇群。若綜合前述兩款無人艇,土耳其無人艇的路線雖非大噸位,但系統整合性強,偵、打功能也是應有盡有。

「Marlin」反艦無人艇。(土耳其阿爾瑟桑國防工業官網)

「Albatros-S」偵蒐無人艇。(土耳其阿爾瑟桑國防工業官網)

若要從以上三國的無人艇發展汲取方向,考量我國軍船艦的研製能力,美國海軍的中、大型潛艦可能較耗工費時;而烏克蘭、土耳其的小噸位無人艇則是我國能夠投入的建軍路線,若再參酌軍方針對共軍反介入/區域拒止的作戰想定,則可嘗試先發展運輸型、攻擊型的無人艦艇,有望將戰時運補斷鏈、海上作戰劣勢的問題降低,進一步實踐「不對稱作戰」的戰略構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