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潛艦「耐航訓練」至多年操60天 上浮時甲板佈滿青苔
潛艦耐航訓練返港後甲板佈滿青苔。圖為海虎號潛艦。(資料照,記者羅添斌翻攝自海軍隊史館)。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我國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將於本週四(28日)正式命名與下水,隨後進行泊港測試(HAT)與海測(SAT),成軍後將投入包括「耐航測試」等各項訓練。事實上,我國海軍256戰隊劍龍級潛艦,每季須參與一次10至15天的「耐航訓練」,使潛艦官兵熟悉水下作戰環境。由於在水中時間極長,因此潛艦返港時,甲板可能會佈上一層青苔,艦身「出航時黑色、返港時綠色」的情形相當獨特。
根據軍方規劃,總統蔡英文週四將出席國造潛艦「海鯤號」命名暨下水典禮,隨後於10月起進行泊港測試(HAT),預計執行至明年4月1日,緊接著進行出海測試(SAT),預畫於明年底以前交付給海軍。至於海測內容,據了解,除了著重於原型艦的戰鬥系統測評,以及各項水下測試驗證外,海軍256戰隊接艦小組人員將登艦,並發射1枚「操雷」。
待「海鯤號」潛艦明年交付海軍,並完成各項成軍前整備後,將正式加入256戰隊的作戰序列。預料該艦也會如現役「劍龍級」潛艦一般,參與攸關發揚水下戰力的「耐航訓練」。至於較為老舊、主要作為訓練用途的「茄比級」潛艦,則較少參與這項演訓。
海龍號與海虎號潛艦併駛。(資料照)
海軍的耐航訓練原為一年一次、一次30天,甚至劍龍級潛艦海龍號、海虎號潛艦,皆有一次訓練32天的紀錄,但近年已改成每季一次、一次10到15天。這項訓練要求相當高,由於除了必要換氣外,潛艦在訓練過程中皆於海面下活動,官兵長時間待在密閉艙間中,不僅與外界隔絕、無法每天洗澡外,也須仰賴燈光來控制生理時鐘。
退輔會「榮光雙週刊」2018年曾刊載具有潛艦服役經驗的海軍退役中將王天德口述,他說,由於潛艦內不見天日,需透過燈光配合外界進行晝夜調整,白天點亮日光燈,夜間則點亮紅燈,為避免瞳孔收縮影響夜視能力與反應,夜間值更潛望鏡的軍官,還要戴著紅色眼罩用餐。
由於參與耐航訓練的潛艦,在水下活動的時間極長,海軍隊史館就有一張照片,紀錄海虎號潛艦完成32天耐航訓練,上浮並返回母港時,原本黝黑的甲板上已佈滿一層青苔。
雖軍方尚未公布「海鯤號」潛艦的確切性能參數,但傳「海鯤號」各項性能,都會比現役的劍龍級潛艦優異,外傳劍龍級潛艦的最大自持力可達60天,「海鯤號」則可能高於此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