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突擊兵們的專屬試煉 「山、寒地特戰師資班」強化戰技傳承

2024/01/09 17:12

特戰師資班學員運用野戰技能,以攀繩方式通過峭壁。(青年日報提供)特戰師資班學員運用野戰技能,以攀繩方式通過峭壁。(青年日報提供)

〔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在國軍全年的戰備演訓中,有一梯被陸軍弟兄尊稱「最高學府」的受訓班隊,便是「山、寒地特種作戰師資班」。這項由陸軍特戰中心實施的專精訓練,今年度首梯班隊已於昨(8)日開訓,透過山地滲透、困難地形通過、隱伏區建立等戰術演練,藉此強化受訓官兵在險峻地形中的作戰能力,成為各部隊種子教官,傳授特戰戰技以提升總體戰力。

《青年日報》報導,為期3天2夜的「山、寒地特種作戰師資班」專攻「山地作戰」,對於參訓資格,要求學員必須有「突擊幹部訓練班」的資歷才能報訓,而這些突擊兵們在師資班結訓返回各單位,便會成為山、寒地特種作戰的種子教官,成為有能力訓練「硬漢的硬漢」。

特戰師資班學員採取「滲透隊形」方式,機動前往任務指定區域。(青年日報提供)特戰師資班學員採取「滲透隊形」方式,機動前往任務指定區域。(青年日報提供)

首日課程中,師資班學員們首先接受「滲透與隱伏」專精訓練,由學員自行選定隱匿性佳、易守難攻之地形作為「隱伏區」,接續以滲透隊形前進並實施搜索;前進過程中,學員陸續以繩索攀登上峭壁,辨認基幹穩固的樹木,作為攀繩的固定點、其他學員繫上「座位式」繩結並扣上D形安全環,讓全員順利攀上峭壁,如期完成任務。

特戰師資班學員在山林裡就地取材,製作伏擊敵軍的「詭計」機關。(青年日報提供)特戰師資班學員在山林裡就地取材,製作伏擊敵軍的「詭計」機關。(青年日報提供)特戰師資班學員運用地圖圖資,執行隱伏區選定及任務路線規劃。(青年日報提供)特戰師資班學員運用地圖圖資,執行隱伏區選定及任務路線規劃。(青年日報提供)

隨著班隊深入山林,學員們也各自發揮野戰本領,憑藉步槍、刀具與繩索等隨身裝備就地取材,利用隨處可見的枯枝打造出一道道「詭計」與「陷阱」。其中,「詭計」是運用樹枝及繩結組成「俯衝刺擊」的機關、會以絆線將其高掛,再與相互貼合的榫卯連接組成制滑機(觸發機關)。敵軍行進間若不慎觸發機關,高懸於樹梢的「俯衝刺擊」就會向下擺盪突襲敵軍,是特戰官兵山林中的作戰「大技」。

「山、寒地特種作戰師資班」開班至今已近一甲子,得益於我國高山地形、季風水氣多等地理條件,為我國少數能執行高海拔山地訓練的班隊;此外,陸軍特戰中心另有專攻「雪地作戰」的「高寒地作戰師資班」,受訓官兵除須前往我國唯一能實施雪訓的「武嶺營區」、改披白色軍服偽裝執行雪地任務,甚至要有滑雪行進間作戰的能力,其受訓型態在東亞也是少見。

突擊兵們的專屬試煉 「山、寒地特戰師資班」強化戰技傳承圖為2016年「高寒地作戰師資班」學員於武嶺營區受訓情形。(青年日報提提供)

本次協訓的山寒組助教蘇俊力中士表示,師資班主要訓練這些有突擊幹部資格的學員熟稔山地戰技、特戰戰術運用,成為「會做、會講,更會帶心」的特戰師資,將受訓所學教授給單位官兵;去年甫獲突擊幹部資格的學員林建良下士分享,他在師資班中更了解如何用教官的角度思考戰術觀念,例如在挑選隱伏區時,需要對敵情觀念有完整的考量,才能向小組成員清楚說明決策的全貌,使經驗有效傳承,對自己及駐地官兵都有益處。

本次協訓特戰師資班的山寒組助教蘇俊力中士。(青年日報提供)本次協訓特戰師資班的山寒組助教蘇俊力中士。(青年日報提供)去年剛獲得「突擊幹部」資格的特戰師資班學員林建良下士。(青年日報提供)去年剛獲得「突擊幹部」資格的特戰師資班學員林建良下士。(青年日報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