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只戰傷救護 新制教召也要學「敵我識別」

2024/04/06 10:41

國防部去年6月推出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當中便新增敵我識別章節,建立民眾對共軍的「心防」。有軍方人士表示,現行新制教召除強化武器複訓、戰傷救護外,敵我識別課程現也已納入教召中,強化召員對戰時敵情的判斷意識。圖為在新疆地區受訓的中共解放軍士兵。(法新社資料照)

〔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國防部去(2023)年6月推出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其中新增戰傷急救、災害處置、敵我識別等獨立章節,藉此建立民眾在戰時的危機意識和自處作為,讓軍、民均能建構對共軍的「心防」;軍方人士對此表示,現行新制教召除強化武器複訓、戰傷救護等課程外,敵我識別課程現也已納入教召課程中,強化召員戰時敵情的判斷意識。

軍方人士指出,現行的新制教召課程,除加大召員各式編制武器的訓練時數,同時加入戰傷救護訓練外,更運用夜間教育時段,實施「敵情教育」、「敵我識別」等課程,讓召員在回營複訓期間,除複習編制專長技能、確保記得「如何打」,也可藉由回營接受敵我識別課程,持續建構提防共軍的「為何而打」概念,以構築後備役在武器訓練之外的「心防」能量。

記者向後指部求證上述資訊,並得後指部回覆指出,教召夜間教育已行之有年,延續白天的訓練課程,訓練內容包含「敵情教育(含敵我識別)及狀況演練等課目」,證實敵我識別已融入在夜教課程中同步實施。

國防部去年發布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時,有針對「敵我識別」章節說明新增用意,軍方強調,考量應變時期或戰時,共軍可能穿著作戰服裝到台灣,所以依照國軍迷彩服跟共軍作戰服裝現況,以利國人做出敵、我身分的區別。

國防部「全民國防應變手冊」中提供給民眾的國軍軍服識別指引。(擷自「全民國防應變手冊」)

該手冊章節中印有我國國軍、警消服裝識別,亦包含陸、海、空軍和陸戰隊的迷彩服樣式,以及陸軍官科識別、三軍通用的階級布章;敵軍服飾方面雖未明指對象,但章節中介紹到敵軍臂章時,明顯可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且列有夏季作訓服(叢林)、冬季作訓服(荒漠)、蛙服(叢林)、作訓大衣(荒漠)4種服飾,以及軍服上的胸章、臂章、識別名牌等細節圖例。

「全民國防應變手冊」的敵我識別章節中,亦有教導民眾如何辨認出共軍人士。(擷自「全民國防應變手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