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主責對地打擊卻也能「抓住」共機 國軍「狙擊手」莢艙強在哪?

2024/05/26 14:43

AN/AAQ-33「狙擊手」莢艙為美系戰機標配,優異的性能使其不僅可用於對地攻擊,亦可掌握空中目標。(取自洛馬官網)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中共解放軍23日、24日對台實施「聯合利劍-2024A」針對性軍演,國軍派戰機升空緊密監控共機動態,更用AN/AAQ-33「狙擊手」莢艙拍下中共戰機、轟炸機畫面。事實上,由美商洛馬研製的「狙擊手」莢艙,本用於空對地攻擊標定,指引雷射導引炸彈炸射,但由於其性能出色,因此也可運用於探偵、掌握空中目標。

國防部於24日罕見地公布二段黑白影片,從機尾角度捕捉中共1架「轟六」轟炸機、1架「殲-16」戰機飛行畫面,雖然國防部未對外宣布是用何裝備、何手段紀錄中共軍機飛行情況,但外界研判,應是我國向美國採購的AN/AAQ-33「狙擊手」莢艙所攝。

根據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公布資訊,AN/AAQ-33「狙擊手」莢艙軍售案,為美國2011年同意協助我國升級140餘架F-16 block20戰機的「鳳展計畫」包裹一環,美方當時宣布將售我26具AN/AAQ-33或AN/AAQ-28莢艙,並於2018年售我18具AN/AAQ-33,充實我國空軍軍備庫。

國軍F-16戰機採用AN/AAQ-33「狙擊手」莢艙,完整捕捉中共殲-16戰機飛行畫面。(擷取自國防部公布影片)
AN/AAQ-33「狙擊手」莢艙2005年起正式問世,現已為美國F-16、F-15、F/A-18、F-35戰機、B-2轟炸機的對地攻擊利器,包括我國、日本、南韓、英國等多國亦採購這項裝備。「狙擊手」莢艙全長約2.5公尺,重量約200公斤,其「本業」是供戰鬥機、轟炸機對地攻擊使用,藉由雷射標定敵方目標後,再以雷射導引炸彈、小牛飛彈等精準彈藥打擊地面目標,且可夜間操作。

洛馬公司描述,AN/AAQ-33「狙擊手」莢艙除了精準對地打擊,還可運用於非傳統情報、監視和偵察(NTISR)等任務,並將高畫質影像傳輸至作戰指揮中心運用。若與我國空軍上一代AN/AAQ-14 LANTIRN莢艙相比,「狙擊手」莢艙的偵測距離與精準度皆大幅提升。

軍事專家梅復興2018年曾於臉書撰文分析,「狙擊手」莢艙偵測距離較前代多出4倍、辨識距離為3倍、解析度倍增,還可於5萬英呎(約1萬5240公尺)高空獲取、標示目標,雖這款裝備主要用於對地攻擊,但也可以追蹤、觀測空中目標。

其他操作美系戰機的國家,亦曾使用「狙擊手」莢艙追蹤空中目標,比利時空軍F-16戰機曾於2018年11月間,在波羅的海攔截俄羅斯SU-27戰機,並對外公布監控俄國戰機的黑白影片,外界推測亦是由AN/AAQ-33「狙擊手」莢艙所攝。
比利時空軍F-16戰機曾於2018年11月監控俄羅斯戰機,並以AN/AAQ-33「狙擊手」莢艙掌握其動態。(擷取自比利時空軍官方影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