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美陸戰隊大變革 被動雷達、反無人機系統搶占未來戰爭制高點

2024/05/27 13:46

繼美國空、海軍之後,美國陸戰隊於2023年10月間,成功試飛XQ-58A女武神無人機。(取自美國陸戰隊網站)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隨著無人機和精準導引武器在現代戰場上日益扮演重要角色,為了避免資訊遭窺探和技術落後於對手,美國陸戰隊(U.S. Marine Corps)著手大規模現代化,加快部署多款關鍵新裝備系統。這一舉措反映出陸戰隊領導層意識到,獲取並維持領先優勢,對確保未來戰爭主動權至關重要。

據《美國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報導,美國陸戰隊陸系統計畫執行辦公室(Program Executive Office Land Systems)正進行一系列重組,旨在提高裝備採購效率。他們將地面防空、機動雷達和輕裝甲車輛等不同領域,合併為3個新產品組合,尋找既有技術的整合契機,盡快實現量產新裝備的目標。

其中備受關注的是,陸戰隊計劃在2年內開發一款被動式雷達系統。目前陸戰隊主力雷達G/ATOR(Ground/Air Task Oriented Radar)屬主動式,雖然性能卓越,但主動發射電磁波存在暴露位置的風險。新型被動雷達無須發射訊號,而是監聽電磁環境,可大幅提升隱蔽性,成為有效的前沿偵搜力量。

美國陸戰隊於2023年8月17日在北卡羅來納州的陸戰隊勒瓊營(Marine Corps Base Camp Lejeune)設置 AN/TPS-80 地面/空中任務導向雷達系統,作為更大規模戰術空中作戰中心的組成部分。(取自美國陸戰隊網站)
另一焦點是反無人機能力現代化,陸戰隊陸系統計劃執行辦公室主管鮑德倫(Stephen Bowdren)透露,陸戰隊將在12到18個月內,部署兩種全新反無人機系統:中程攔截能力(MRIC, Medium-Range Intercept Capability)和海軍防空一體化系統(MADISs, Marine Air Defense Integrated Systems)。MRIC採取射擊干擾兩手策略,MADISs則集成多種傳感器和攔截手段,這些量產型武器裝備,可望讓陸戰隊快速彌補現有無人機防禦體系的不足。

除了雷達和反無人機,陸戰隊還重新審視先進偵察車(ARV, Advanced Reconnaissance Vehicle)計畫的定位。未來偵察任務料將同時運用有人和無人平台,涉及地面、海上和空中多領域。鮑德倫表示,陸戰隊仍致力推進ARV發展,並將很快測試配備30公厘砲塔的新型號,不過ARV只是未來偵察裝備體系的一環。

軍事專家指出,這次大規模現代化的核心在於打造嶄新、廉價和易於量產的技術。陸戰隊意識到過去追求高精尖武器,常遭遇成本飆升、交付延誤等窘境。未來戰爭環境複雜多變,單一武器無法應付,因此陸戰隊轉向投資數款「足夠優秀」的新式武器,以保持不斷調整和迭代的能力。

報導中提到,整體而言,這反映出美軍正著眼於實現現代化、紓解財政壓力和提高作戰反應靈活度之間的平衡。在大國博弈和技術爭霸日趨激烈的當下,誰能敏捷地量產廉價新科技,誰就能掌控制勝未來戰爭的主動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