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軍武書摘》華美的跫音

2024/06/01 09:20

 

由專研台灣戰後音樂史的新銳作家熊一蘋所撰的《華美的跫音》,現已由蔚藍文化出版發行。(蔚藍文化提供)由專研台灣戰後音樂史的新銳作家熊一蘋所撰的《華美的跫音》,現已由蔚藍文化出版發行。(蔚藍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華美的跫音》一書,由蔚藍文化授權同意轉載

【清泉崗基地──美軍與臺中的不解之緣】

時間是1965年,隸屬於美軍的飛行員約翰.克梅茨(John Kmetz)踏上了臺灣的土地,準備到他被分配的單位,位於臺中的公館空軍基地。

這是美軍在亞洲最大的空軍基地之一,早在1957年就開始建設,跑道規格不遜於二十年後興建的桃園國際機場,足以讓巨型的運輸機、轟炸機在這裡起降。比克梅茨早幾年到基地參觀的《中央日報》記者劉毅夫說,從臺北飛過來的時間不長,反而是落地後的滑行太過漫長,長得讓他都有點寂寞了。搭上吉普車在基地參觀一圈後,這位記者描述的景象,彷彿他是進了一座科幻主題樂園:

一進入機場,人們就會想到太空時代,原因是這個環境太新穎,太空曠,在新式的飛機嘯聲中,又感到不太習慣。

這裡一切都是龐大,用盡目力跑道只能看見三分之一長度,滑行道也是如此,整個基地的輪廓,看不見十分之一,幾幢新建的大棚廠,完全是鋼筋水泥建成,拱型流線式,好像天方夜譚上的荒唐沙漠包,近看卻是真真實實的碩大棚廠。基地裡的倉庫區,好像碼頭,更像大火車站,新建的若干條軌道,像蛛網似的深入低谷、平野、山區,那裡有龐大庫房,及有頂無牆倉庫,還有無牆無頂的庫場,面積大、東西多,恐怕最高明的小偷兒到了此地也發愁,他將不知熊掌和魚,哪種最可愛……

但克梅茨應該沒有這位記者這麼興奮。在他抵達臺灣的第一站,臺北,當地的聯絡人員告訴他:他們不知道臺中有一座基地。

當巴士經過大門崗哨,開進這座戒備森嚴的基地,克梅茨發現這裡的建築物遠遠少於他的想像,更多的是帳篷、帳篷,無數的帳篷。

好吧,這的確不太能算得上一座基地。參觀和實際駐紮難免有點落差。克梅茨心想,這是一座帳篷之城。

帳篷之城的由來

為什麼克梅茨和其他飛行員要花上十幾個小時,飛過一整片太平洋,只為了來這個大到誇張的露營區報到?這就說來話長了,差不多要從1950年講起那麼長。

美軍來到臺灣的契機,最早源自1950年爆發的韓戰。表面上,這場戰爭是朝鮮半島上兩個政權的戰爭,但在衝突的背後,這也是美國和蘇聯的代理戰爭。在二次大戰之後,這是傳統西方強國和新興共產集團之間最早的激烈衝突。西方陣營之首的美國為此展開了一連串調度,其中一項就是護衛臺灣海峽,命令護衛太平洋地區的美軍第七艦隊經過臺灣海峽,警告大陸那一邊的共產政府,要想攻進臺灣,得先過美國這一關。

以第七艦隊的行動為起點;1954年,戰爭最前線的金門在這一年吃了數萬枚的砲彈,而來到臺灣的國民政府終於得到強大的援軍,與美國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在臺灣的軍事部署和建設即將正式開始。

以戰略位置來說,臺灣是美國絕對不想丟掉的一個據點,要是這個東亞第一島鏈的中樞被共產集團拿下,菲律賓、日本、韓國等國家可能會接連淪陷。駐紮臺灣的初期,美軍提出了許多軍事建設的規劃,包括高雄、基隆、澎湖等地的海軍設施,以及未來的空軍核心基地:公館機場。

如果克梅茨的戰爭經驗夠豐富,他或許會知道,公館機場其實在日本統治的1936年就已經啟用,當時甚至不是軍事基地,只是一般的民用機場。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公館機場才被挪作軍用,送走了許多讓美軍頭痛的神風特攻隊戰機,大肚山一帶也出現許多碉堡、坑道等軍用設施。享有臺地的地勢優勢,又有基礎的軍事建設,或許這些都是美軍看上公館機場的原因。

像克梅茨這樣的美軍飛行員大概不會知道的是,戰爭時的公館機場只有200公頃,但如今的公館基地面積直逼2,000公頃,比過去大了將近十倍。而這些多出來的一大片土地,當然不會連一個主人都沒有。

在他眼前的這座帳篷之城,曾經有八千多人在這裡務農、從商,過著平凡的日常生活。美軍來了,那原本在這裡的臺灣人呢?

山腳的海口人:陽明山計畫

時間回到1956年,一道國防部命令送進了臺中縣政府:臺灣與美國將合作擴建公館機場,代號「陽明山計畫」,預計徵收大肚山一帶共1,400公頃的土地,居民、農作物和房舍必須全部清除,在9月1日準時移交美方。順帶一提,公文送到的時間是6月下旬。不得不補充說明的是,雖然臺北的陽明山確實是美軍的居住區,但陽明山計畫和陽明山其實沒什麼關係,就只是一個機場擴建的計畫。

回到臺中縣政府;根據當時的統計,這塊要徵收的土地包含了三個較大的聚落,有超過五千位居民,二百間以上的民房,還有廣大的農地和果園。以今天的行政區劃來看,這塊土地涵蓋了清水、神岡、沙鹿和大雅四個區。如果在今天的臺灣,要徵收這麼大一片土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更不用說只有兩個多月的期限。但別忘了,當時的臺灣還在戒嚴時期,更別說陽明山計畫關乎國防大事,沒有做不到的道理。

在預定要被徵收的這塊土地上,居民大多是務農維生的閩南人。臺地水源不足,當地人種的都是經濟價值較低的旱作,臺語叫做「做園」,指的就是耕作旱田。當地人常自嘲做園賺不到什麼錢,連鞋子都買不起,臺地的土壤又是紅土,一整天工作下來腳掌都染成一片紅,因此有了「紅跤蹄」這個綽號。

對這些過著刻苦生活的農民來說,陽明山計畫是一個突來的劇變。沒有經過任何的會議和討論,政府的通知就這樣突然公佈,告知土地被徵收的人們,他們將在幾個月後搬離熟悉的土地,搬到政府為他們在新社、石岡、埔里大坪頂及魚池等地方準備的新居。

僅有的財富就是可耕作的土地,更別說世世代代的祖先們都還在這裡;陽明山計畫等於是要求他們放棄一切,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從頭開始。這一年的7月,許多人整理好家當,坐上政府安排的鐵牛車,沿著曲折的山路到了他們的新家。當時的《聯合報》報導這樣解釋政府安排的用心:

該四百餘戶,將近二千農民,都是歷代居住大肚山頂的……大肚山頂荒蕪不毛之地,經他們血汗的開拓,如今已成為一片旱田,得以種植甘薯、落花生、樹薯等農作物了。惟畢竟土壤瘠劣,又未有水利灌溉,單位面積的生產量低,農民的經濟普遍甚差,生活非常窮苦。政府當局頃為配合國策並改善農民生活,乃決定將這一帶四百餘戶農民移居新社鄉,並由農林廳新社蔗苗繁殖場予以分配土地,供應他們耕作生活。

從盆地西邊搬到盆地的東邊,從海口到了山村,不只要和原先居住在這裡的客家居民一起生活,還得習慣新的作物,遷居的人們在生活改善前還有不少挑戰,也有不少人無法適應,選擇回到熟悉的土地重新開始,也有人遷往其他地方落腳,而這只是整個陽明山計畫的第一次土地徵收。

選擇回到熟悉的土地重新開始,也有人遷往其他地方落腳,而由於人口流動和土地徵收太過頻繁瑣碎,這個計畫徵收了多少土地、有多少人因此遷居,到目前都還是很難有個準確的數字。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是戰後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人口移動。遷居的人們用臺語把這次事件叫「疏開」,其實就是日文的「疎開(そかい)」——也就是,因為戰爭期間發生的災害,移動到較偏遠的區域避難。

從公館機場被徵作軍用開始,這塊土地就無法和戰爭脫離關係。是日本與美國的戰爭、國民政府與共產政府的戰爭,也是美國與共產集團的戰爭。

1956年9月1日,美軍顧問團團長史邁斯、臺灣省主席嚴家淦和國防部長俞大維等人從松山機場起飛,準備接收計畫徵用的土地。途中飛過公館上空,底下已經是一片空蕩蕩的荒原。他們覺得非常滿意。

基地裡的牛車

讓我們再把鏡頭轉到克梅茨這邊。雖然公館基地還是座帳篷之城,該有的機能倒是不缺。有一座食堂用的帳篷,一座收發室用的帳篷,甚至有一座充當電影院的帳篷。當然他們有很多當作宿舍的帳篷,但夏季的颱風吹壞了不少,有些人必需暫時住在市區的旅館。幸好,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持續下去。

克梅茨來到公館基地的1965年是個轉折點。從這一年起,每個月都有數百名人員加入這個基地,他們很快地開始興建各項需要的建築物,包括混凝土結構的宿舍、辦公室、藥局和教堂。食堂剛蓋好那時,有個人在前門擺了兩個大甕,在裡面放滿沙子當作煙灰缸。幾位臺灣廚師為此引發一陣騷動,經過解釋後,這些美國大兵才知道,這兩個甕其實是骨灰罈,總不能在食堂門口擺兩口棺材讓人熄菸,這才趕緊換掉。

公館基地是臺灣國軍和美國空軍共用,彼此使用的區域不互通,但兩邊還是會有普通的交流,美軍的工作區域也有不少被僱用的臺灣人,甚至連當初沒被「疏開」的居民也會偶爾出入基地,替美軍理頭髮、修跑道,甚至是在基地內的農地耕作。像這種在軍事用地內卻沒有用到的土地,在國防法規中被稱為「隙地」,但進來做園的農民可不這麼想,畢竟這本來就是他的地,現在只是要多申請一張工作證才能進來罷了。來基地參觀的中央日報記者劉毅夫在吉普車上感嘆時,也遠遠的看見了田裡的牛車,當下果然免不了一陣困惑,覺得「頗有太空時代和中古時代的不協調之感」。

不管發生再大的事,日子要過下去。在「疏開」之前,這塊地區是臺中東西往來的交通樞紐,如今這個通行道被硬生生截斷,商旅往來變得不再熱絡,再加上基地周邊有著各種管制,各項發展都顯得困難重重。在那些沒有離開的人眼中,這座基地幾乎象徵著故鄉的沒落。

有趣的是,雖然居民大多不怎麼喜歡這座基地,對駐紮在這裡的美軍倒是挺感興趣—— 或者他們感興趣的不是美軍,而是美金,和來自美國的各種物資。戰後的日本有小孩對美軍說「ギブミーチョコレート(給我巧克力)」的故事,公館基地也有不少類似的趣聞流傳:那個時候美國兵對他們小孩都很好,只要你跟他比「OK」,嘴裡也說「OK!OK!」美國兵會很開心的給你美金一塊錢,美金當時非常值錢,所以小孩們很喜歡這些美國兵。

看來臺灣的小孩是比日本小孩現實一點。當地居民回憶當時和美軍的互動,就算只是去撿演習後留在地上的彈殼,只要對美國兵比個抽菸的手勢,對方真的會丟一支菸過來。當時在基地內參與跑道工程的當地居民說,當時一條跑道要修上兩、三年,工人常在討論,是不是其實不需要花那麼長的時間,只是美國人顧慮當地人感受,用比較高的薪水給他們工作機會,才不會引起反彈。

不管真實的情況如何,美軍已經來了,大概也不急著走。對駐紮在陌生土地的美軍來說,他們也得儘早習慣,從頭開始建立一切生活所需。再加上臺灣並不是二戰的戰敗國,美軍基地終究是以盟友的名義興建,而不是淪陷在敵人的手上;隨著美軍來臺時間越來越長,許多臺灣人也逐漸接受了這些新朋友。

在克梅茨抵達公館基地的這一年,6月14日的美國國旗日,基地裡同時升起了美國和中
華民國的國旗。這是值得紀念的第一次。

隔年的1966年,公館基地正式被改名為清泉崗基地。政府的說法是紀念在徐蚌會戰殉職的將軍邱清泉,而在克梅茨的記憶中,美軍似乎覺得「公館」和「基地」是差不多的意思,如果這座基地就叫做「基地基地」,那實在不怎麼正式。順帶一提,臺北的公館曾經也有一個美軍的空軍基地。看來這名字還是改了比較乾脆。

有了新名字的清泉崗基地開始大舉興建各種建築,大部分的帳篷都被拆除,平均每四天就會有一座新的建築物落成。撇除一般人不會知道的軍事設施,基地裡還蓋起了一座劇院、一間銀行、很多間宿舍,圖書館、音樂室、廣播電臺、高爾夫球場……

漸漸地,清泉崗基地的景色變得很難聯想到臺灣:荒漠中的筆直大道,大道旁的單層水泥建築,陰影處停滿了吉普車和摩托車,就像是美國某個小鎮的風景。美軍不只在這裡出任務,也在這裡過生活,所以他們把清泉崗基地建設成美國的樣子。清泉崗基地已經不再是帳篷之城,而是一個小美國。很快地,這樣的變化延伸到基地之外,成為周邊地區的日常風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