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圖解軍武》超近距離大解析 越戰傳奇F-4戰機驚人細節一次看飽!

2024/06/15 12:20

F-4戰機自1958年量產以來,現多只能在博物館或是歷史照片中能略虧其構型。透過韓國F-4除役儀式的機會,讓我們有機會以超近的距離,一睹這架「越戰傳奇」的細節風采!(記者劉宇捷攝影、製圖)

〔記者劉宇捷/台北報導〕F-4戰機自1958年量產以來,是美軍生產史上最多的「第三代」戰機,也被廣泛推廣至世界各大盟國手中;然而,這款「父輩們」的戰機現今多只能在博物館或是歷史照片中能略虧其構型。本報記者透過韓國F-4除役典禮的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老戰機,分析史料並佐證第一手影像,讓我們有機會「重現」這些傳奇戰機的風采!

作為海軍戰機的特色

美國F-4戰機自1960年開始服役以來,即是以海軍艦載機用途而設計,這種在航空母艦上起降的飛機必須經過「特別設計」,才能滿足在航艦上起降的嚴苛需求,例如捕捉勾設計、強化的起落架(飛機的輪子支撐)、可摺收式機翼,以及自備登機梯等。

F-4是以海軍艦載機用途而設計,這種在航空母艦上起降的飛機必須經過「特別設計」,才能滿足在航艦上起降的嚴苛需求,例如圖中的捕捉勾設計。值得注意機身尾部被一層耐熱金屬覆蓋。(記者劉宇捷攝)

這些設計都有其緣由,捕捉勾的設計,是為了讓戰機能降落停在航空母艦上,他必須能承受強大的拉力;經強化的起落架是為了對抗著陸、起飛時,強大的衝擊力及彈射拉力,不然會直接斷掉;可摺收的主機翼設計,是為了減少在艦上佔的空間體積及尺寸;而自備登機梯也是海軍戰機的一大特色,在空間有限的甲板上,不需另外搬梯子,飛行員即可直接上機。

自備登機梯也是海軍戰機的一大特色,在空間有限的甲板上,不需另外搬梯子,飛行員即可直接上機,圖中可明顯看到其伸出的運作方式。(記者劉宇捷攝影、製圖)

可摺收的主機翼設計,是為了減少在艦上佔的空間體積及尺寸。這項設計無論過去或現在幾乎都是艦載機常有的標配。(記者劉宇捷攝影、製圖)

「炸彈卡車」的武器配置

F-4作為一款多用途重型戰鬥機,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非常優秀的武器籌載能力,不過早期型號的F-4戰機由於美軍過度自信飛彈科技的性能,因此不具備機砲,直到F-4E型開始才於機鼻下方凸出安裝一門20公釐M61「火神」機砲,備彈640發,彈鏈收納於機體內。

由於美軍過度自信飛彈科技的性能,因此早期的F-4不具備機砲,直到F-4E型開始才於機鼻下方凸出安裝一門20公釐M61「火神」機砲。(圖片擷取自韓國空軍刊物)

而F-4的機翼與機腹下方共計9個掛載點,可攜帶重達18650磅(約8480公斤)的武器,包括通用炸彈、集束炸彈、電視雷射導引炸彈、火箭吊艙、空對地飛彈、反艦飛彈等,能同時多元搭配各式武器,稱之為「炸彈卡車」也不為過。

其中F-4的機腹兩側掛載點相對較為特別,採內凹深入機體之設計,類似我國IDF戰機掛載天劍二型時的狀況,因此不需像機翼另外再安裝凸出的派龍掛架,主要可掛載AIM-7「麻雀」中程半主動雷達導引飛彈。

F-4的機腹兩側掛載點相對較為特別,採內凹之設計,部分飛彈彈體會收納至機身內,而圖中紅圈處即為容納飛彈翼面的空間。最右側圖為機腹中線掛架,可攜帶外掛副油箱。(記者劉宇捷攝影、製圖)

C/D/E/RF各型外觀差在哪?

F-4戰機擁有非常多的衍伸型號,而其中最為活躍的是越戰期間的F-4C、F-4D,以及後期大量售予世界盟國的F-4E。F-4C/D型在越戰期間被廣泛部署到台灣(清泉崗與台南為大宗)、沖繩、韓國及菲律賓等地,以支援美軍作戰。

F-4戰機擁有非常多的衍伸型號,而其中最為活躍的是越戰期間的F-4C、F-4D,以及後期大量售予世界盟國的F-4E;此外,還有戰術偵照型的RF-4C。(記者劉宇捷攝影、製圖)

作為海軍戰鬥機,F-4C與早期型的F-4B飛行性能相近,但增強了對地打擊能力,以及提升機載雷達從AN/APQ-72換裝為AN/APQ-100。

F-4D型則特別參考美國空軍的使用需求,並擷取F-4C在越南戰場初期的戰鬥經驗,再度提升了雷達至AN/APQ-109,並在後期新增了AIM-9「響尾蛇」飛彈的射擊能力,以及飛彈雷達告警指示天線(RWR)。而韓國空軍的首批F-4戰機即為取自美軍二手的F-4D。

F-4E尾部特寫,可見「幽靈」特有如賓士Logo外型的水平尾翼舵面,之間相隔約120度相當少見。另外,這架飛機尾部的減速傘艙亦為開啟狀態。(記者劉宇捷攝影、製圖)

F-4E型也在左機翼前端加裝TISEO電子光學目標識別系統(黃色保護蓋覆蓋),它是一種被動紅外線感測器,設計用於在夜間和惡劣天氣條件下檢視和追蹤目標。(記者劉宇捷攝影、製圖)

F-4E是美軍針對F-4戰機的中後期大改版,參考多年的實戰經後,最明顯的的差異在於新增機鼻下方的一門20公釐機砲,此前的F-4戰機皆無內建機砲武器。其他方面,F-4E還新增了主機翼前緣縫翼構造,以改善其在越戰中發現的空戰靈活性不足之問題;同時,F-4E再度升級了機體雷達,換裝成更先進AN/APQ-120。

一張罕見的韓國空軍修護照片,顯示F-4E機鼻內已換裝成更先進AN/APQ-120都卜勒雷達,其外型有如衛星天線。(圖片擷取自韓國空軍)

F-4戰機問世已逾60年,雖經不斷升級改版,但韓國空軍的F-4E機隊仍使用令人眼花的類比指針式儀表,不過他們的保養、更新狀況非常好!(圖片擷取自韓國空軍刊物)

此外,「幽靈」還有專為戰術偵照而改款的特殊子型號,稱作RF-4C(外銷版本為RF-4E),偵查型號的RF-4移除了機鼻的武器系統及雷達,並擁有較長型號的機鼻,以容納照相機、地形測繪雷達及紅外線影像等裝備,從外觀上可明顯看出微凸出的下巴構造,同時擁有三面透明玻璃窗。

偵察型號的RF-4移除了機鼻的武器系統及雷達,以容納照相機、地形測繪雷達及紅外線影像等裝備。從外觀上可明顯看出微凸出的下巴構造,同時擁有三面透明玻璃窗。(記者劉宇捷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