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軍今年大買968架軍用無人機 官方報告揭導入AI人工智慧能力

2024/06/16 10:34

屬軍民合作開發的「戰術近程無人機」已撥交陸軍使用,國軍也啟動第二階段採購獲得更先進的機種。(資料照)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國防部因應世界建軍趨勢籌獲數千架各型無人機,根據國軍上周送至立法院的書面報告陳述,國防部今年籌獲7款、968架無人機,且各型機已將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納入考量,包括自主返航、目標動態追蹤等能力,皆可降低操作者負荷與飛行風險,後續也將新興AI技術納入未來發展研擬。

由於無人機被大量運用於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戰爭、烏俄戰爭之中,且戰果頗豐,世界各國皆已將無人機發展視為未來建軍重點,我國亦「軍民並進」採購數千架軍用無人機,具軍方色彩的中科院主導中、大型或攻擊型「軍用軍規」無人機研發,民間廠商則司職偵蒐用「軍用商規」無人機產製。

根據國防部上周送至立法院的書面報告陳述,無人機帶來新的作戰模式,並凸顯戰場價值及重要性,現採委託中科院研製及國內採購方式並行,並由國防部軍備局與經濟部召開跨部會協調平台會議,整合國內商源及產能,排除紅色供應鏈,落實國防自主並快速形成戰力。

這份報告也揭露,國軍光是今年,就規劃籌獲7型、968架無人機,分別為中科院產製的「攻擊型無人機」,以及向民間採購「近程無人飛行載具二型」、「目獲型」、「微型」、「艦載型」、「監偵型」、「陸用型」等。

中科院研製的「巡飛彈」為具攻擊能力的無人機。(資料照)
國軍報告也提及,國軍籌獲各型無人機已將現有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ML)納入考量,例如「一鍵起飛」、「自主返航」、「路徑規劃飛行」、「目標動態追蹤」、「座標距離計算」等能力,以減輕操作人員負荷、降低飛行風險及提高運用效益。後續視科技發展狀況,將新興AI技術納入未來發展研擬。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發布的國防部今年度預算評估報告陳述,國防部今年至2027年陸續籌獲「目獲型」、「微型」、「艦載型」、「監偵型」、「陸用型」等5款軍用商規無人機,總數高達3231架;國防部今年度預算書揭示,屬軍民合作研發的新一代「近程無人飛行載具」,採購數量為201架。至於軍規「攻擊型無人機」的確切採購數量,則尚無公開數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