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打破沉默! 烏克蘭女性勇敢揭露俄軍性暴力罪行

2024/06/20 14:49

烏克蘭女導演科瓦連科勇敢站出來,講述自己在烏東遭性侵的經歷。(路透)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無數烏克蘭女性在戰爭的陰影下,承受著難以言喻的痛苦。她們遭受俄軍性暴力侵害,身心飽受摧殘。然而,越來越多的受害者選擇不再沉默,勇敢地站出來,講述她們的遭遇,為自己,也為更多沉默的受害者發聲。

《法新社》20日報導,2022年3月,俄軍控制了基輔(Kyiv)附近的加夫隆希納村(Gavronshchyna)。33歲的插畫家達莉亞·齊門科(Daria Zymenko)在家中被幾名醉酒的俄軍士兵帶走,聲稱要進行問話。她被帶到一間廢棄的房子,士兵們強迫她脫掉衣服,長達兩個小時的性侵讓她身心受創。第二天,士兵們再次返回,對她進行了第二次性侵。

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以來,烏克蘭當局表示,他們記錄了超過300起俄軍犯下的性暴力案件。然而,倡議人士估計,實際的受害者人數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可能高達數千起。許多受害者因為害怕被污名化,或者身處俄羅斯佔領區,而選擇保持沉默。

為了打破沉默,幫助更多女性,齊門科加入了SEMA烏克蘭(SEMA Ukraine)組織(SEMA在非洲史瓦希利語意為「打破沈默」 ),該組織聚集了因俄羅斯入侵而遭受性暴力和基於性別暴力的烏克蘭女性。她表示,代表那些無法作證的人發聲「極其重要」,並希望透過自己的行動,打破性暴力受害者所面臨的禁忌和污名化。

同樣遭受過性暴力的烏克蘭女導演艾莉莎·科瓦連科(Alisa Kovalenko)也勇敢地站出來,講述自己的經歷。2014年,她在烏東頓內茨克地區拍攝紀錄片時,被親俄分離主義者拘留,並遭到性侵犯。儘管她決心說出來,但分享這些細節仍然讓她感到痛苦。直到最近,她才鼓起勇氣將這段經歷告訴了親人。

倡議人士表示,圍繞性暴力的禁忌在烏克蘭正在逐漸被打破。SEMA烏克蘭的創始人伊琳娜·多夫甘(Iryna Dovgan)表示,由於俄羅斯的侵略戰爭仍在繼續,現在有更多女性願意站出來,揭露俄軍的暴行,並呼籲國際社會關注。

然而,性暴力留下的傷痛並非輕易就能抹去。齊門科表示,她曾試圖忘記這段可怕的經歷,但經常遭受焦慮症的困擾,最終向SEMA烏克蘭尋求心理幫助。

科瓦連科也表示,她仍然會做惡夢,並坦言:「你無法從這樣的經歷中痊癒,你只能感覺好一點。」 這些烏克蘭女性的勇敢發聲,不僅揭露了戰爭的殘酷,也提醒我們,戰爭帶來的傷害遠遠不止於肉體,更會在受害者的心靈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