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專家評漢光演習變革有進步 唯推動部分實兵對抗仍有必要

2024/06/23 13:39

專家認為,漢光演習的實兵對抗仍有必要性,圖為往年漢光演習預演期間,陸軍阿帕契直升機施放熱焰彈的情形。(資料照)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國軍「漢光40號」實兵演訓於下(7)月登場,軍方高層表示,今年演習將取消扮演「紅軍」的攻擊軍及展示型科目,並著重於聯合作戰與夜戰訓練。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這確實比往年進步,但仍有不足之處,來年可挑選少數單位與項目,實施「無劇本」實兵對抗,才能符合「實戰化訓練」要求。

軍方高層人士今天表示,今年漢光演習取消「攻擊軍」以及展示型科目,也不會有事前預校與預演,展現及驗證三軍部隊在實戰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真實狀況;而今年漢光實兵演習有「實兵、實時、實地」三大要求,並著重於聯合作戰與夜間作戰等訓練。

對此,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這些調整確實比往年進步,也能改善以往若干項目過於強調劇本、導致表演意味濃厚的缺失,但取消實兵對抗訓練仍然使這次實兵操演在「實戰化訓練」方面,顯得「為德不卒」、甚至是「功虧一簣」。

揭仲進一步說,參謀本部取消實兵對抗訓練,是認為扮演攻擊軍的單位無法熟悉戰時的防衛任務,但這個說法其實「似是而非」,因為演習時可透過規則設計,讓小單位扮演大單位;例如從陸戰營所屬各連中,各抽調一個排加上若干多人操作武器,就可在對抗訓練的過程中扮演營級攻擊部隊,而派出攻擊軍的陸戰營、連級單位的核心,仍可在實兵操演中熟悉戰時的防衛任務,二者並不衝突。

揭仲強調,實兵操演中的對抗訓練,乍看之下是紅軍擔任假想敵攻擊防衛的藍軍,但其核心精神是「受訓者互為假設敵,在導演機構的統一組織協調下,以虛擬攻防作戰的方式所進行的實戰化訓練」。換言之,若演習設定與統裁部狀況下達,能掌握核心精神,可讓名義上的紅軍在模擬攻擊時,同步演練對遭共軍佔領重要據點奪回作戰;防衛軍也可以在對抗過程與事後的交流中,了解防衛計畫可能的問題並考核部隊的表現,因為防衛作戰不完全只有守勢,也包括關鍵性攻擊行動。

揭仲表示,若「以真實模擬想定進行驗證」就可取代「對抗訓練」,使訓練實戰化,那為何各主要強國仍十分重視「對抗訓練」、甚至花費巨資採購各種設備來增加仿真度?為何在國軍《教戰總則》第14條「軍隊訓練」中,強調除「以實人、實物、實時、實地、實情、實作」外,還要「採對抗方式勤訓苦練」,方能達到「超敵勝敵」目標。因此,依照國軍《教戰總則》的標準,今年漢光演習取消實兵對抗訓練,在「實戰化訓練」上確實有「為德不卒」、「功虧一簣」之憾。

揭仲也指出,在台灣地狹人稠、國軍地面部隊對抗訓練原就不足的狀況下,漢光演習是國軍年度內唯一可以共軍武力犯台為場景,實施中等規模地面部隊對抗訓練的機會,陸軍「長青操演」無法取代;若僅因以往的操演方式被批評為「預校太多」、「照本宣科意味太濃」就取消,難脫「因噎費時」之嫌。

揭仲建議,在今年應該已來不及恢復對抗訓練的情況下,明年的漢光實兵操演中,可在今年「連續性狀況誘導」、「夜戰」、「實地進行」、「聯動性」之基礎下,挑選少數重點演練項目或單位,指導實施「無劇本」實兵對抗訓練,方能真正符合「實戰化訓練」的要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