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防評估報告:兵力規模將回復到精進案水平

2024/06/25 12:45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25日舉辦「2024國防評估報告發布記者會」,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左二起)、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中原大學教授劉立倫出席發表意見。(記者塗建榮攝)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今日發布「2023-2024中華民國國防評估」報告,直指兩岸國防預算差距日增,導致我國防壓力加大,台灣國防預算的增幅相對不足。今年開始執行的1年期義務役制度,將造成人員維持經費與作業維持經費攀升,排擠軍事投資經費,未來國軍兵力規模將回復到精進案水平。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表示,今年國防評估報告重點在國防資源配置的探討,該書回顧國家30年來三大變革與現今之不同。三大變革是國防政策、國防預算、國防組織,國防政策從「反攻大陸」變成在台灣的守勢,國防預算的人維費占比從48%降至目前約16%,國軍總員額50萬到精粹案剩20萬人。

黃煌雄指出,現階段有一些新趨勢,國防組織恐怕不會瘦身,還會增胖,國軍兵力也會增加,已經在發展之中。這兩個趨勢相加,國防預算一定會逐年增加,以上是蔡英文總統執政時「量變」過程,這些是新的趨勢,跟過去30年的趨勢呈現U型反轉。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名譽教授劉立倫說,現有國軍預算員額,不足以容納1年制5萬多名義務役員額。如果不縮減志願役的員額,勢必導致國軍原有21.5萬的總員額擴增。

劉立倫分析,2023年維持經費為1786億元,2029年以後可能要額外增加168億元的人員維持經費,若再加上國防部承諾的訓練項目,如果國防預算規模無法擴增,將進一步排擠軍事投資經費,陷入軍事投資與特別預算糾結的惡性循環。

報告提及,在中共解放軍壓力與美方強烈關切下,蔡政府於2022年底宣布,2024年恢復徵召1年期義務役。國防部去年10月在立法院答詢時說,國軍到2029年需增加約5萬餘人。但對於確實增加人數,以及這5萬餘人將分配在那些地方,國防部至今未對外說明。

報告評估,國軍兵力規模恐將回復到精進案水平。隨著義務役重回部隊,以及新興兵力的組建,21.5萬的兵力限制勢必被打破。

報告強調,光是義務役員額就增加超過5萬,後備戰力的改革人力需求約7000人,加上各項新興兵力單位人力,例如海軍岸置飛彈大隊擴編、未來8艘潛艦成軍等,所需志願人力將達1萬人之譜。換言之,國軍實際增加的員額,應該在6萬人左右,總員額約回到精進案時代相同水平。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指出,發布國防評估報告是正面性給國防部建言,這些面向是外界較少關注的,報告不是要批評任何人,希望大家可以思考國防資源如何配置。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