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研討AI、AR國防領域應用 中科院明辦釋商說明會壯大供應鏈
中科院30日將舉辦釋商說明會,邀集民間廠商研討多個領域的國防科技實務。圖為中科院研製的「騰雲二型」無人機。(資料照)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我國持續藉由「國防自主」政策研製各式軍備,並尋求軍、民合作擴大先進科技運用範疇。根據公開資訊,中科院明日將在龍園園區邀集民間廠商舉辦釋商說明會,除就航空、機械、電子電機等傳統領域釋商交換意見外,包括人工智慧(AI)、擴增實境(AR)等技術也納入研討範疇。
中科院正執行總金額2369億餘元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案」,為國軍量產各式國造飛彈、巡邏艦,同時也扮演「軍用軍規」無人機的領頭羊。不過,為使「國防自主」政策得以扎根,仍須與國內民間廠商通力合作。
據了解,中科院主要負責涉密、精密或具危險性的軍備研製及整合工作,例如可掛彈或自殺攻擊的無人機、大型雷達、艦艇戰鬥系統皆出自其手,但包括偵蒐型無人機的大餅,即供民間廠商競逐。唯軍事科技演進迅速,加上國內軍備籌獲需求數量龐大,中科院仍須民間廠商襄助。
公開資訊顯示,中科院所屬軍民通用中心明日將於該院的龍園園區,舉行今年度軍品釋商暨關鍵技術招商說明會,並分為上午、下午二個場次。上午場探討航空、機械、資訊通信、電子電機、車輛及附屬裝備的列管軍品需求;下午則著重於高速載具燃油控制馬達、全自動光纖環繞線設備研製、濁水用潛水擴增實境(AR)顯示器系統研發,以及AI開發平台研製等。中科院於今年航太國防展之中,展示新一代「戰術近程無人機」,具備掛載巡飛彈、炸彈與醫療物資的能力,也可藉由AI輔助識別目標。(資料照)
由於人工智慧(AI)未來運用範疇深具想像空間,中科院已切入當前我國所需領域,例如,「軍用軍規」無人機的目標辨識功能,已可藉由AI輔助,未來也將擴及三軍模擬系統、兵棋系統精進部隊實戰模擬訓練;因應當前「認知作戰」與「深偽」威脅,中科院日前也宣稱已具備相關研發能量,可提供國軍技術協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