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劍影專案」趕在2024年底結案 「海劍羚」飛彈8月再次實彈測評
中科院在國防航太展期間,展示各款國造飛彈。圖下方往上,依次是萬劍彈丶劍二飛彈丶劍一飛彈以及海劍羚飛彈(中段為金黃色塗裝)。(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由中科院研製的「海劍羚」飛彈系統,先前因研測時面臨諸多問題,國防部同意展延到2024年底前結案,軍方人士今天透露,「海劍羚」飛彈系統經多次調整之後,本月將再次進行海上實彈射擊作戰測評,海軍將視作戰測評結果再決定是否採購。
據指出,「海劍羚」飛彈系統有三種衍生款,一種是放在小型作戰艦艇上的獨立型「海劍羚」飛彈系統,其次為中大型艦艇上的戰系型「海劍羚」飛彈系統,第三則是陸地機動型「海劍羚」飛彈系統。
獨立型「海劍羚」為12聯裝,發射箱的上方會配有中科院開發的小型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以及光電感測系統,至於戰系型「海劍羚」飛彈系統,為24聯裝的發射箱系統,發射箱上沒有配置雷達與光電系統,完全由軍艦上的作戰系統提供目標參數與射控指令。陸地機動型「海劍羚」飛彈系統,同樣為24聯裝,另搭配有機動雷達運用。
軍方人士說,本月要進行海上實彈射擊測評的,是戰系型「海劍羚」飛彈系統,先前在進行海上測評時,是安裝在LCC-1高雄艦(國產武器系統測試平台艦)上,此次也不例外。
24聯裝的「海劍羚」短程防空飛彈系統,屬於中科院研製的戰系型「海劍羚」,可裝備在中大型軍艦上。(圖:取自中科院YT官方頻道影片)
中科院是以「劍影專案」為代稱進行「海劍羚」飛彈系統的研製任務,但相較於艦射型劍二飛彈發展順利,「海劍羚」飛彈系統因為是擔任軍艦防空的最後一道防線,必須在克服海面各種雜波反應的情況下,順利攔截擊落來襲的敵方飛彈,困難度相對複雜,也正因為如此,「劍影專案」雖然已經超過原先預劃的研發期程,但國防部仍然同意展延,預計到2024年底前必須結案。
海劍羚飛彈系統的作戰範圍為15公里,引爆機制採用觸發引信及近炸引信,據了解,為了提高殺傷能力,彈頭上同樣採用了CL-20型高能炸藥,中段的導引是用雷達指令導引及慣性導航,末段則採用紅外線成像導引。
中科院研製的戰系型「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為24聯裝,發射箱上沒有配置雷達與光電系統,完全由軍艦上的作戰系統提供目標參數與射控指令。(圖:取自中科院YT官方頻道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