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廣受好評的後備志願射擊進行中 這2項「要求」直接比照現役標準
國軍今(2024)年度由新北市後備旅率先辦理年度首梯的「後備軍人志願射擊」訓練,而圖中召員正手持T65K2步槍進行25公尺的槍枝「歸零射擊」。(取自國防部發言人官方Facebook)
〔記者陳治程/桃園報導〕去(2023)年首辦收到良好迴響後,國防部今(2024)年擴辦的全台18場「後備軍人志願射擊」,讓各縣市退伍未滿12年的後備役們躍躍欲試;儘管第二年的後備志願射擊流程簡化許多,但記者昨(6)日實地參與桃園場次後發現,今年的後備志願射擊不只有「時間」限制、射擊「上靶率」門檻更向新制義務役看齊,對各位「學長」們的射擊能力而言,著實形成不小考驗。
記者昨日參加的桃園場次位於楊梅區太平里靶場,一早報到當下,隔壁靶場另有機步269旅同步進訓、此起彼落的槍彈聲在靶場內迴盪。第二年的後備志願射擊主要有「歸零射擊」、「175公尺實距射擊」兩部分,每位召員經半天4小時訓練,一共會打48發子彈,較去年的67發減少近3成。
進行歸零射擊前,現役人員會指導召員進行射擊預習,針對持槍要領、射擊程序等部分予以提點,加速後備軍人找回當年的射擊手感。圖為新北市後備旅召員進行射擊預習,非內文桃園場次人員。(取自國防部發言人官方Facebook)
5輪48發子彈 漸進射擊訓練幫召員找「準頭」
首階段「歸零射擊」中,召員會依順序執行4輪25公尺射擊,前三輪各3發、末輪9發,共計18發子彈;在每輪射擊及清/驗槍後,教官會針對個別召員的射擊情形做瞄具校正,以利在下階段的「175公尺基礎鑑定射擊」爭取個人最佳成績。
在25公尺歸零射擊中,召員會和靶助逐輪看靶、討論槍枝瞄具、射擊動作等修正方法,以利召員在175公尺射擊爭取最佳成績。圖為新北市後備旅召員進行歸零射擊看靶,非內文桃園場次人員。(取自國防部發言人官方Facebook)
進入175公尺實距射擊後,靶場指揮官說明,召員在這輪射擊會改射人形靶,並配3個彈匣各10發、共計30發子彈,全程由召員自行更換彈匣;但若遇卡彈仍會有靶助從旁協處,並以「停時」補償維持公平性。然有該場次召員反應,他在射擊時卡彈雖有靶助協處,但問題排除後並未獲停時補償,導致最終射擊成績未合格,無法發揮應有的射擊能力。
從簡不從易 後備志願射擊合格門檻高過一年兵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後備志願射擊有「限時操作」的要求,意即召員的175公尺射擊須在150秒(2分半)內完成、平均5秒一發,看齊新制一年期義務役的90秒(1分半)、18發標準,對於久未碰槍的「學長」們,在節奏控制與穩定性上得下點功夫。
今年復徵的一年期義務役,經過8周入伍訓練後,在期末鑑測時須達成T65K2步槍射擊「18中9」的合格標準,並得在90秒內完成,而今年擴大舉辦的後備軍人志願射擊,除看齊義務役標準限時操作外,更將訓練合格門檻拉高為7成上靶率,力求強化後備戰力。圖為陸軍2226梯役男射擊訓練。(取自青年日報)
想領合格證書,召員在175公尺射擊得30發至少上靶22發、相當每10發子彈得中7發,且每多中2發、分數也往上加;本場次更有合格召員打出「30中29」的頂標成績,要求明顯高於義務役期末鑑測射擊的「18中9」標準。與剛由民轉兵的義務役役男相比,這樣的要求對「學長」們看似嚴苛、但也非遙不可及,也符合軍方近年強化後備戰力的政策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