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蘇聯黑科技Tu-141復活?俄「忠誠僚機」採內置彈艙、尖頭捨匿蹤

2024/08/14 18:52

在2024俄羅斯國防展上,亮相了俄軍未來可能的新型「忠誠僚機」設計概念。該機具備尖銳流線的機身,以及三角形的主機翼,配備單台發動機,而進氣口位於機背後方。(圖片擷取自@MuxelAero的X帳號/劉宇捷編輯)在2024俄羅斯國防展上,亮相了俄軍未來可能的新型「忠誠僚機」設計概念。該機具備尖銳流線的機身,以及三角形的主機翼,配備單台發動機,而進氣口位於機背後方。(圖片擷取自@MuxelAero的X帳號/劉宇捷編輯)

〔記者劉宇捷/綜合報導〕俄羅斯國防展ARMY-2024近日在莫斯科展開,即使受烏俄戰爭影響,致使整體國際參與度低上許多,仍是展示俄軍諸多罕見軍事設計概念的場合;其中,在大型無人作戰飛行器領域上,Grom「雷霆」忠誠僚機特別吸睛,其碩大機身及尖銳的氣動外型,酷似冷戰時期蘇聯的Tu-141超音速無人偵察機,並採先進內置彈艙設計,凸顯了俄軍獨特的戰術思維。

根據軍聞網站《THE WARZONE》報導,在俄羅斯ARMY-2024國防展上,展示了俄軍未來可能的新型「忠誠僚機」設計概念,同時也標誌著俄國最先進的無人作戰飛行器(UCAV)領域。這架大型概念無人機目前被稱為Grom「雷霆」,由俄羅斯的Kronshtadt公司設計,具備尖銳且流線的機身,以及三角形的主機翼,配備單具發動機,進氣口位於機背後方。整體來說,其構型頗類似冷戰時期蘇聯的Tu-141超音速無人偵察機。

位於俄羅斯中央空軍博物館的Tu-141無人超音速偵察機,該機於1974年首飛。(圖片擷取自@VictorOssa2的X帳號)位於俄羅斯中央空軍博物館的Tu-141無人超音速偵察機,該機於1974年首飛。(圖片擷取自@VictorOssa2的X帳號)

作為忠誠僚機,Kronshtadt公司描述其任務,包括跟隨載人戰機赴前線,出動探測和攻擊地面防空系統、目視或電子情報偵察,並攻擊陸地和海上目標,甚至前線以外的目標也含括在內;而且,該機具有內置彈艙設計,以降低飛行阻力,Kronshtadt聲稱,該機能掛載2000公斤的彈藥,包括傳統炸彈、導引炸彈與飛彈。

該機具有內置彈艙設計,以降低飛行阻力而非為了匿蹤;Kronshtadt說明,該機一共能掛載約2000公斤的彈藥,包括傳統炸彈、導引炸彈與飛彈。(圖片擷取自@MuxelAero的X帳號)該機具有內置彈艙設計,以降低飛行阻力而非為了匿蹤;Kronshtadt說明,該機一共能掛載約2000公斤的彈藥,包括傳統炸彈、導引炸彈與飛彈。(圖片擷取自@MuxelAero的X帳號)

作為忠誠僚機,Kronshtadt公司描述其任務,包括跟隨載人戰機赴前線,出動探測和攻擊地面防空系統、目視或電子情報偵察,並攻擊陸地和海上目標,包括前線以外的目標。(圖片擷取自@MuxelAero的X帳號)作為忠誠僚機,Kronshtadt公司描述其任務,包括跟隨載人戰機赴前線,出動探測和攻擊地面防空系統、目視或電子情報偵察,並攻擊陸地和海上目標,包括前線以外的目標。(圖片擷取自@MuxelAero的X帳號)

值得一提的是,這架外型尖銳的大型UCAV,與數年前公布、類似美國XQ-58忠誠僚機匿蹤外型的初期設計,有著顯著的差異。從外型分析,新的「雷霆」僚機強調了跨音速領域的原始高速性能,而不是匿蹤性能,這體現了近年俄軍武器追求高速突防的戰術思維,例如匕首、鋯石等超音速飛彈皆是如此。

Kronshtadt公司表示,Grom「雷霆」忠誠僚機的預估最大操作高度為1萬2000公尺,最大速度約每小時1000公里,巡航速度約為每小時650至800公里,航程可達700公里。相比美軍的XQ-58無人機,其最大升限約為1萬3715公尺,最大速度兩者相當,約為每小時1050公里,但XQ-58的作戰半徑卻遠超俄軍「雷霆」,達3940公里左右,但武器掛載僅約1000公斤,為「雷霆」的一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