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增兵南海!美製軍艦、以色列製砲艇齊亮相
中國海警在6月17日仁愛暗沙事件中,發現了一艘菲律賓海軍陸戰隊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艇(右)。(取自中國海警隊微博)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軍聞網站《海軍新聞》(Naval News)19日報導,菲律賓已部署巡邏砲艇和一支專注於近海作戰的海軍陸戰隊,前往巴拉望島(Palawan)西部,此舉正值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主權爭議持續升溫之際,顯示菲律賓正積極調整其防禦戰略,從內部安全轉向外部防禦。
報導中提到,菲律賓軍隊今年6月17日在前往仁愛暗沙(Second Thomas Shoal)對擱淺軍艦「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進行補給任務時,遭到中國海警攔截,引發了兩國之間嚴重外交爭端。此次事件成為菲律賓強化南海部署的催化劑,也突顯菲律賓在維護其南海主權方面日益堅定的立場。
以色列製艾塞洛級巡邏砲艇「帝納加號」(BRP Gener Tinangag,)與「托翁號」(BRP Lolinato To-ong),停靠在巴拉望島。(圖取自菲律賓海軍網站)
為反制中國在南海日益強硬的態勢,菲律賓此次部署的軍艦,包括以色列製艾塞洛級(Acero-class)巡邏砲艇「帝納加號」(BRP Gener Tinangag)、「托翁號」(BRP Lolinato To-ong, PG-902),以及美國製颶風級(Cyclone-class)巡邏艇「狄亞茲號」(BRP Valentin Diaz)和「迪瓦號」(BRP Ladislao Diwa)。這些艦艇代表了菲律賓海軍現代化的成果,將顯著提升菲律賓在南海的巡邏和威懾能力。
不僅如此,菲律賓海軍陸戰隊第四海軍陸戰營(4th Marine Battalion)經過重新訓練,配備了玻璃纖維強化塑膠艇(Fibre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Boats),轉型為一支專注於近海作戰的部隊。過去12年來,該部隊主要負責在巴拉望島進行反叛亂行動,如今則將肩負起保衛菲律賓南海島礁的重任。
關注南海情勢的美國史丹佛大學附屬「海洋之光」(SeaLight)計畫主任鮑爾(Ray Powell)指出,菲律賓的這些部署是其「新的全面群島防禦概念(Comprehensive Archipelagic Defense Concept)」的具體體現。他認為,菲律賓從內部安全轉向外部防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調整軍事學說、組織架構、技能和裝備。
報導指出,菲律賓這一系列舉措表明,該國正積極提升自身防禦能力,以維護其在南海的主權和利益。面對中國在南海的步步進逼,菲律賓選擇了更加積極的回應策略,並得到了美國等盟友的支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