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台版戰斧」出擊! 國軍雄二E飛彈前世今生、外觀、性能一次看
國軍昨於九鵬基地射擊「雄二E」巡弋飛彈(上),彈體大致與美軍戰斧飛彈(下)相似。(上圖為TVBS新聞影片,已獲TVBS授權提供,下圖取自美國海軍)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國軍年度重大演訓「海空精準飛彈射擊操演」昨、今二日在屏東九鵬基地登場,其中,為國軍重要反制武器的「雄二E」地對地巡弋飛彈,昨日清晨已低調試射。根據媒體捕捉到的射擊畫面可見,「雄二E」飛彈外觀酷似美軍「戰斧」巡弋飛彈,且發射後7至8秒左右,即拋掉助推火箭低空飛行。
國防部昨日在屏東九鵬基地實施「海空精準飛彈射擊操演」,發射1枚天弓三型防空飛彈、2枚愛國者二型防空飛彈、1枚艦射標準一型防空飛彈。不過,在媒體採訪團抵達九鵬基地前,軍方低調地於昨日清晨5時許,射擊一枚彈道低平、飛行速度低於防空飛彈的精準彈藥,研判應為「雄二E」巡弋飛彈。
透過TVBS拍攝的公開影像可見,「雄二E」型巡弋飛彈的外觀狹長、彈頭圓滑,酷似美軍服役已久的「戰斧」巡弋飛彈,射速與一般亞音速飛行器相若。另值得留意的是,這枚飛彈在發射後7秒至8秒左右,主彈體拋棄加力火箭後繼續飛行,與其「姊妹彈」、國造「雄二」反艦飛彈的射擊模式相似。國軍昨於九鵬基地射擊「雄二E」巡弋飛彈,但體大致與美軍戰斧飛彈相似。(擷取自TVBS新聞影片,已獲TVBS授權提供)
國軍昨於九鵬基地射擊「雄二E」巡弋飛彈。(擷取自TVBS新聞影片,已獲TVBS授權提供)
由於屬於地對地反制武器,「雄二E」巡弋飛彈鮮少在國人面向公開亮相,但實際上,該款武器服役已久。2022年出版的前中科院長龔家政回憶錄內容提及,他在2004年6月接任中科院長時,「雄二E」屢試射失敗,因此被高層下達年底前完成驗證,否則現況結案的通牒,所幸最後如期達標。且在當時,「雄二E」飛彈就有射程500公里的「A彈」,以及射程1000公里的「B彈」之分。
國軍「雄二E」巡弋飛彈是「雄風」飛彈家族成員,與「雄二」反艦飛彈構型相似。(資料照,國防部提供)
從美軍軍艦發射的「戰斧」巡弋飛彈,我國「雄二E」飛彈構型與其相似。(法新社)
另外,國防部2021年度公開預算書內容揭露,國軍委由中科院執行「雄昇飛彈」18年延壽驗證計畫,總金額為4649萬元。由此推估,雄昇飛彈問世迄今,可能已有20年左右。
至於國軍藉由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案籌獲的「雄昇」飛彈,則實為「雄二E」飛彈的增程型與性能提升版,射程增至1000至1200公里左右,全案預計在2026年量產完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