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預算只編到今年!標槍飛彈今年如期獲得 大武艦要「拉尾盤」
國軍採購標槍反裝甲飛彈進度超前,今年底前可望交付完畢。(資料照)〔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國防部明年度預算書本周將送至立法院,屆時新軍購、科研案將一覽無遺,不過在執行新案之前,既有軍備籌獲案亦須如期完成。檢視國防部今年度預算書,國軍採購「標槍」反裝甲飛彈、「大武號」救難艦的預算,皆僅編列到今年為止,前者交付期程超前,後者則還須加把勁「拉尾盤」。
國防部明年度「軍事投資」預算達1458億餘元,比起今年度法定預算金額高出203億餘元,除了近70億餘元的新建案,其餘皆用在既有持續案付款。檢視國防部今年度公開預算書,多數軍備採購案多延續至2025年以後,明年至2028年左右將有大量軍備交付完畢,現已進入付款高峰期。
值得注意的是,國軍有數項軍事投資案預算僅編列至今年,主要為陸軍對美採購的「標槍」反裝甲飛彈,以及海軍「新型救難艦」。這二案之中,「標槍」飛彈的籌獲進度較為樂觀,國防部月前送至立法院的書面報告陳述,國軍斥資34億2726萬9千元,採購42套標槍飛彈系統及400枚飛彈,截至今年3月初已交運達251枚飛彈,較原進度超前51枚,年底前可全數交裝。
海軍首艘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已多次海測。(資料照,臉書粉專「船舶物語」提供)考量現役救難艦艇老舊,海軍自2019年至2024年編列費36億5383萬6千元,以「國艦國造」方式籌獲1艘新型救難艦,原定去年8月就要交付,卻因故推遲迄今。不過,被命名為「大武艦」的原型艦,正密集進行各項海試作業,目前進度樂觀可期。
除此之外,國軍也預計在明年以前獲得「拖式2B」反裝甲飛彈、人攜式「刺針」防空飛彈,強化小部隊作戰能力,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年6月表示,「拖式2B」飛彈已通過美國陸軍測評,預計年底前全數交貨;海軍今年3月則表示,美方在去年10月管制會議中表示,人攜式「刺針」防空飛彈產製進度正常,可依規劃於明年全數交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