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國軍明年志願役預算員額少5486人 學者:形同11聯兵營「蒸發」
國防部明年度預算和建軍戰略、敵情分析報告陸續公開,而有學者表示,明年志願役「預算員額」將比今(2024)年再少5486人、相當11支聯兵營規模,其中又以戰鬥部隊基層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為大宗,凸顯出國軍近年基層人力流失還更形惡化。圖為國軍志願役人員。(資料照,記者涂鉅旻攝)〔記者陳治程/台北報導〕國防部日前發布的《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闡明,未來一年期義務役復徵後,將以志願役、義務役,以及後備役三線健全國防體系;但國防學者揭仲檢視國防部明年度預算書表示,明年志願役「預算員額」將比今(2024)年縮減5486人,相當於11個聯兵營規模,且少掉的員額中,又以戰鬥部隊的基層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為大宗,這顯示國軍近年基層人力快速流失的情形,不只沒有改善,還會更加惡化。
揭仲解釋,「預算員額」會反應國防部對該年度實際人數的估計,但會比實際人數高。根據國防部歷年的預算書,民國109年志願役官士兵的「預算員額」為16萬9317人、110年為16萬9884人、111年為17萬0065人、112年則為17萬1422人;但113年的「預算員額」卻降為16萬6235人,比112年驟減5187人,114年比113年又再減少5486人,只剩下16萬0749人,是109年以來新低。
揭仲解釋,國軍歷年的「預算員額」分別為109年的16萬9317人、110年16萬9884人、111年17萬0065人、112年17萬1422人;但113年的16萬6235人,以及114年16萬0749人,是109年以來的新低。(本報統整;記者陳治程編輯)揭仲說,值得注意的是,114年減少的「預算員額」中,全部是基層部隊骨幹的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其中士官減少1744人、上等兵減少4553人、一等兵減少1278人,共減少7575人;軍官、士官長與二等兵則分別增加369人、922人及798人。這似乎顯示許多技術純熟的志願役士官與士兵寧可放棄晉升,也要離開部隊。
揭仲認為,更令人擔憂的是,114年減少的5486個「預算員額」中,戰鬥部隊的比例似乎遠高於其他非戰鬥單位。
揭仲說,值得注意的是,114年減少的「預算員額」中,全部是基層部隊骨幹的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軍官、士官長與二等兵則分別增加數百人不等。(本報統整;記者陳治程編輯)揭仲解釋,明年「預算員額」比今年減少約3%,但「戰鬥部隊增支志願役勤務加給」的預算編列數,僅為37億5112萬8千元,比今年的預算編列數41億1960萬6千元,減少3億6847萬8千元,減幅高達9%,是「預算員額」減幅的三倍。這也代表明減少的「預算員額」中,戰鬥部隊的志願役士官、上等兵和一等兵的人員減少情形,遠高於非戰鬥部隊,可能近9%,顯示戰鬥部隊基層人力快速流失的趨勢,明年恐怕更形嚴重。
由於國防部並未推動志願役人力裁減計畫,揭仲研判,其可能的原因是,戰鬥單位志願役人力原本就不夠,近年又因為戰演訓任務頻率增加,未來三到五年又將接收至少15種新裝備等因素,讓基層單位同時執行「備戰」與「建軍」二大任務,壓力早已十分沉重;又還要移撥人力去支援新單位成軍、步兵旅復編與充實後備部隊人力,讓基層部隊人力短缺的情形雪上加霜,官兵更是苦不堪言,在「蠟燭多頭燒」的情況下,又進一步加劇人員流失,形成難以遏止的惡性循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