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烏克蘭破除核威懾理論 襲俄本土引發戰略震盪

2024/09/02 17:53

烏克蘭攻擊俄羅斯庫斯克地區,挑戰舊有核威懾理論。(圖取自烏克蘭國防部X帳號)烏克蘭攻擊俄羅斯庫斯克地區,挑戰舊有核威懾理論。(圖取自烏克蘭國防部X帳號)〔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1日報導,烏克蘭進攻庫斯克(Kurk)的行動,不僅是挑戰俄羅斯入侵的冒險行為,更是歷史上首次有核武國家面臨被他國入侵和占領的情況,這一局面顛覆了數十年來對核威懾理論的理解。

報導指出,長久以來,核武威懾理論認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免於被攻擊,因為侵略者面臨引發世界末日的風險。包括以色列、伊朗、北韓及利比亞在內的相對小國,正是因為擁有核武器,才能有效威懾比自己強大的敵人。核大國之間曾發生過衝突,如印度與中國、巴基斯坦之間的邊界衝突,或是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在去年10月,攻擊普遍被認為擁有核武的以色列。但一般而言,核威懾成功保護了這些國家免於大規模攻擊,並維持了擁核國之間的和平。

烏克蘭雖非核武國家,且面臨俄羅斯的壓倒性軍事優勢,但基輔當局成功控制近1300平方公里的俄國領土,這一情況出乎意料。長期以來,策略家們經常預見北約(NATO)國家可能會在戰鬥中佔領俄羅斯領土,而不是一個陷入困境的烏克蘭做到這一點。這使得西方領導人、軍事思考者和核理論家,必須重新評估核武器在威懾中的作用。

圖為8月16日在俄烏邊界附近行動的烏克蘭軍人。(路透)圖為8月16日在俄烏邊界附近行動的烏克蘭軍人。(路透)根據俄羅斯公佈的核政策,只有在國家主權或領土完整受到威脅時,俄羅斯才會動用核武器。儘管烏克蘭佔領了俄羅斯的一部分領土,但兩國似乎都不認為庫斯克地區具有戰略意義,因此烏克蘭的攻擊即使讓克里姆林宮感到尷尬,但尚未越過俄羅斯的紅線。

前蘇聯及俄羅斯的軍備控制談判專家索科夫(Nikolai Sokov)表示,俄羅斯的紅線從未被具體界定,「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的紅線已經在2個月前被越過了」他指出,克里姆林宮和俄國總統普廷可能會將對其政權的威脅,視為對俄羅斯本身的威脅。俄國副外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提到,克里姆林宮會根據對戰爭和西方角色的分析來調整其核政策。

報導提到,美國總統拜登的戰爭策略,受到了對俄羅斯紅線的擔憂影響。他不希望這場衝突演變為與北約的直接戰鬥,因此對烏克蘭提出的武器需求(如戰車、先進飛彈和戰機)持謹慎態度。最終,烏克蘭獲得了大部分需求的武器,讓烏克蘭及其西方支持者認為,普廷的紅線有所彈性。

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入侵重新引發了對核威懾理論的興趣。冷戰時期,當蘇聯於1949年成功研發原子彈後,西方策略家試圖預測這些武器如何影響戰鬥。這些武器的巨大破壞力和熱核武器的威脅,促使了核威懾思維的形成。20世紀60年代,著名經濟學家謝林(Thomas Schelling)在其影響力深遠的著作《衝突的策略》中,對核威懾理論進行了系統化分析。

然而,核策略和判斷對手的紅線仍然是一場高風險博弈。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奇維斯(Christopher Chivvis)指出,核威懾的學術領域雖然有所淡化,但仍需謹慎對待。他說:「這就像我們在黑暗中走向懸崖,我們只是不知道它在哪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