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軍武書摘》你所不知道的菲律賓:殖民、獨立、叛亂,走過硝煙戰雨與黃金年代創造出的菲律賓驚奇

2024/09/05 15:48

資深外交官羅添宏深入菲律賓數十個省份,深入觀察當地歷史文化,並依見聞撰寫新書《你所不知道的菲律賓》,揭開台菲歷史的命運共同體,及現今的中菲衝突。(時報文化授權提供)資深外交官羅添宏深入菲律賓數十個省份,深入觀察當地歷史文化,並依見聞撰寫新書《你所不知道的菲律賓》,揭開台菲歷史的命運共同體,及現今的中菲衝突。(時報文化授權提供)

(本文摘錄自時報文化出版新書《你所不知道的菲律賓:殖民、獨立、叛亂,走過硝煙戰雨與黃金年代創造出的菲律賓驚奇》,由時報文化授權刊載。)

第二十一章

台灣抑或菲律賓─太平洋戰爭美軍反攻最重大的抉擇

一九四四年初美方就開始研究下一階段進攻目標的選擇,菲律賓或是台灣?何者為優先,成了美軍最重大的抉擇。

太平洋戰爭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爆發後,野心勃勃準備多時的日本發動猛烈攻勢,半年之間如秋風掃落葉般陸續占領香港、馬來亞、新加坡、菲律賓、荷屬東印度(印尼)、俾斯麥群島及索羅門群島等地,可以說日本帝國的版圖已經囊括整個東南亞及西太平洋。一九四二年五月日本與美國兩個太平洋海軍強國在珊瑚海戰役大致打成平手之後;六月上旬的中途島戰役日海軍慘敗,損失四艘航空母艦,日本的囂張氣焰暫挫。

日本於占領荷屬東印度之後又繼續攻打新幾內亞,企圖作為進攻澳大利亞的跳板。一九四二年三月奉命逃離菲律賓的麥克阿瑟抵達澳大利亞,被任命為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統帥,他指揮盟軍在新幾內亞抵抗日軍前進,雙方大致僵持。八月上旬盟軍登陸索羅門群島的瓜達康納爾島,發起盟軍對日本帝國的反攻。經過半年的激烈交戰,日軍損失慘重撤離該島。瓜島戰役是盟軍第一次在陸上擊敗日軍,盟軍士氣為之大振。而麥克阿瑟為加速進逼日本本土、結束戰爭並減少損失,而採取策略性跳過某些日軍占領島嶼的戰略,稱之為「跳島戰略」(island hopping)。

盟軍於一九四三年二月在瓜島戰役取得勝利之後,接著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吉伯特群島(Gilbert Islands,今吉里巴斯)以及在新幾內亞及俾斯麥群島(Bismark Islands)一帶艱苦作戰,取得緩慢但穩定的進展,對日軍逐漸縮小包圍圈。

一九四四年六月美軍開始對馬里亞納群島發動攻擊。日本海軍在同時進行的菲律賓海海戰中,損失三艘航空母艦、多艘各型軍艦及高達三七八架各型戰機而慘敗,美軍取得關鍵性的勝利。八月美軍占領馬里亞納群島後,從天寧島起飛的B-29超級堡壘(Super fortress)轟炸機可以直接往返轟炸日本東京,對日戰爭於是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1944年7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前排中)召集麥克阿瑟上將(前排左)、尼米茲上將(前排右),在夏威夷討論下一階段攻擊目標是台灣抑或菲律賓。(Wikipedia/時報文化提供)1944年7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前排中)召集麥克阿瑟上將(前排左)、尼米茲上將(前排右),在夏威夷討論下一階段攻擊目標是台灣抑或菲律賓。(Wikipedia/時報文化提供)

台灣抑或菲律賓

一九四四年初美方就開始研究下一階段進攻目標的選擇,菲律賓或是台灣?何者為優先,成了美軍最重大的抉擇。

七月羅斯福總統召集海軍太平洋總司令尼米茲(Chester W. Nimitz)、麥克阿瑟及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 CJCS)等將領在夏威夷珍珠港舉行會議。這些將領大致可分成三種意見:一、以聯參會成員為主,繞過菲律賓群島直接進攻台灣;二、收復菲律賓中部與南部島嶼以建立空軍基地,再進攻台灣,此意見以尼米茲為代表;三、僅收復菲律賓群島,或收復菲島後再考慮進攻台灣,此以麥克阿瑟為首及戰區實際作戰的將領為主。

會議中與會者各持己見爭論不休,但與菲律賓有深厚淵源且曾說出「我將回去」(I shall return)的麥克阿瑟力主直接攻擊菲律賓群島。他認為戰略上菲島為日軍南方交通線之樞紐,盟軍若予以繞過而直撲台灣和沖繩,其損失將會大大超過占領這些島嶼所帶來的利益。相形之下,盟軍收復菲律賓所需付出的代價小得多。麥克阿瑟另外還從政治面切入,稱一千七百萬菲律賓人仍忠於美國,進攻台灣則不會有強大的游擊隊支援,且「菲律賓人認為自己在一九四二年被出賣」,因此有必要率領大軍反攻,否則將損害美國的威望。若對菲島繞開不理,被封鎖於當地的日軍勢必將奪取島上人民的糧食,使平民大眾蒙受悲慘與飢餓等語。麥克阿瑟堅持他的主張,連羅斯福都有點不悅。

實際上該會議並未完全確定菲律賓還是台灣兩條進攻路線的選項,一直到同年十月三日聯參會在多方考慮之下始決定實施麥克阿瑟的方案,結束長達三個月的論戰。

雖然沒有在會議中作出定案,但是美方逐漸形成攻打菲律賓的共識。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五日美軍攻打帛琉群島南邊的貝里琉(Peleliu)島,該島距離菲律賓東端僅有五百五十浬,且島上有一條現成的跑道,美軍計畫占領後可以作為攻擊菲律賓的跳板。島上有一萬二千名日軍駐守,美軍則派出海軍陸戰隊與陸軍部隊共四萬七千名兵力進攻。日軍不欲在海岸接敵而退守到山區利用地形掩護固守陣地。美軍行禮如儀在登陸前先進行三天猛烈砲轟,但日軍躲藏在早已挖掘好的陣地裡損傷不大。當美軍登陸及深入島內時,日軍則居高臨下予以痛擊。

美軍將領原以為一個星期就可以攻克這面積僅十三平方公里的小島,但日軍的頑抗使美軍苦戰七十天且陣亡人數高達兩千餘人、受傷八千餘人才完成任務。島上日軍則除數百名脫隊或投降者外,一萬二千名全數戰死。荒謬的是,之後的雷伊泰登陸及其他菲律賓群島戰役,美軍以極高的代價取得的這個小島完全沒有派上用場。

1989年10月,作者羅添宏奉派前往雷伊泰參加盟軍登陸四十五週年紀念活動。(羅添宏提供/時報文化授權刊載)1989年10月,作者羅添宏奉派前往雷伊泰參加盟軍登陸四十五週年紀念活動。(羅添宏提供/時報文化授權刊載)

二○一○年由知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phen Spielberg)及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共同製作的迷你電視影集《太平洋》(The Pacific)中,第六集及第七集對貝里琉戰役有深刻的描寫。這部影集耗資一億五千萬美元製作,超越其姊妹片《諾曼第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被稱為是世界上耗資最多的戰爭電視劇。頗值一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