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烏軍秘密運用美製V-BAT無人機 精準打擊俄軍防空系統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博格陸戰隊輔助著陸場(Marine Corps Auxiliary Landing Field)2023年3月進行V-BAT無人機演習後的畫面。(圖取自美國國防部網站)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美國《防務一號》(Defense One) 網站報導,烏軍秘密採用美國Shield AI公司研發的V-BAT先進垂直起降(VTOL)無人機系統,有效提升情報蒐集和精準打擊能力。這款無人機近期成功協助烏軍鎖定、摧毀俄軍SA-11 Buk-M1型機動防空飛彈系統,展現其在現代電子戰環境中的優勢。
Shield AI公司總裁兼共同創辦人曾.布蘭登(Brandon Tseng) 透露,今年8月,烏克蘭特種部隊在第聶伯羅(Dnipro)附近執行任務時,遭遇俄軍電子干擾(EW)系統的強烈干擾,導致傳統偵察無人機難以運作。為此,烏軍改用V-BAT無人機,其設計特性使其能有效抵抗強烈的電子干擾。
V-BAT無人機從距離前線40公里處起飛,深入敵後100多公里,成功鎖定並追蹤俄軍的SA-11 Buk-M1行動防空飛彈系統。之後,無人機將精確目標座標,即時傳輸給烏軍砲兵部隊,配合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統發動攻擊,成功摧毀目標。
報導指出,這起任務充分驗證了V-BAT無人機的作戰能力。 V-BAT不僅能在嚴苛的電子干擾環境下執行任務,還能即時收集並傳輸目標數據,協助遠程砲兵系統進行精準打擊。曾.布蘭登指出,V-BAT無人機的這種協同作戰能力,展現了其在現代電子戰環境中的獨特優勢。
相較於其他仰賴機載自主系統來躲避電子干擾的無人機,V-BAT無人機更著重於遠距離數據傳輸,使其成為與海馬斯等高威力火砲系統協同作戰的理想選擇。 V-BAT擁有高達483公里的航程和長時間滯空能力(8至11小時),遠超傳統無人機,這讓烏軍得以持續監控目標,並在單次任務中發現多個目標。
V-BAT無人機的垂直起降能力,使其可在例如城市、狹窄空地等空間起降,無需傳統跑道,提升了部署靈活性,可部署於更靠近前線的位置。
V-BAT的抗電子干擾能力,使其在電子干擾系統普遍存在的現代戰場上,能維持可靠的通訊和數據傳輸,這對於在活躍、受爭議的空域中收集情報和指定目標至關重要。 此外,V-BAT能夠將即時數據傳輸到遠距離的砲兵和飛彈系統,提供可行的情報,支援協同精準打擊,例如配合海馬斯系統作戰。
V-BAT體積小巧,重量輕,易於攜帶部署,並具有模組化酬載系統,可根據任務需求搭載不同的感測器和設備。其高度自主性,使其即使在GPS訊號受干擾的情況下,也能可靠地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