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美軍愛國者飛彈攜手新雷達 成功攔截戰術彈道飛彈
美國陸軍於2021年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靶場進行的測試中,愛國者三型飛彈性能提升型(PAC-3 MSE)飛彈創下其飛行距離紀錄。(圖:Lockheed Martin)〔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陸軍近日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靶場進行測試,成功運用最先進的愛國者三型性能提升型(PAC-3 MSE)飛彈,搭配新型「低空層防空與飛彈防禦感應器」(LTAMDS)雷達,攔截一枚戰術彈道飛彈,標誌著美軍在飛彈防禦現代化上的重要進展。
軍聞網站《Defense News》報導,本次測試中,美軍使用了PAC-3 MSE和降低成本攔截彈(CRI)兩款攔截飛彈。根據飛彈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的聲明,這些攔截彈採用漣波射擊模式(shot in a ripple configuration),成功攔截並摧毀來襲的戰術彈道飛彈目標。
這次測試整合了雷神公司(Raytheon)研發的 LTAMDS雷達和PAC-3飛彈,並基於先前與美軍整合式作戰指揮系統(IBCS)及LTAMDS的測試成果。IBCS由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開發,能將戰場上的各種感測器和武器系統聯結起來,成為未來美軍防空反飛彈架構的核心,而LTAMDS雷達則提供360度全方位防護,計畫取代現役的愛國者雷達。
美國陸軍原本計畫以次世代飛彈取代PAC-3 MSE攔截彈,但負責飛彈和太空計畫的執行官羅札諾少將(Frank Lozano)在上月接受外國軍聞媒體《Defense News》採訪時表示,這項計畫已暫時擱置。
隨著LTAMDS雷達在近期測試中表現出色,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上將(Randy George)正考慮提前部署此雷達至作戰單位,以進行更進一步的評估與測試。羅札諾少將指出,此次測試是「整合火力測試行動」的一部分,該行動自9月中旬開始並將持續到12月。LTAMDS雷達已從僅用前置陣列的測試,進展到使用後置陣列,全面展現其360度防護能力。
此外,美國陸軍今年還引入了「間接火力防護能力」(IFPC)系統,該系統具備攔截無人機、巡弋飛彈、火箭彈、火砲和迫擊砲等威脅的能力。美軍已於夏末完成IFPC的測試,在三次成功的飛彈飛行測試中,攔截了2架具機動能力的無人機及1枚巡弋飛彈。
陸軍計畫明年引入第四版的哨兵(Sentinel)雷達,並在後年添加更多防禦要素,成為五角大廈目前針對關島飛彈防禦系統開發架構中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