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超過70%擊殺率! 海軍接收「魚叉」與「雄風」飛彈共築濱海防線
我國採購型號為RGM-84L-4 Block II(U)魚叉飛彈,U代表屬最新的性能提升款,射程也比美軍現役系統略遠。(圖片取自波音防務)
相關新聞請見
「海鋒」機動5中隊編成 明年3月成軍 對共艦擊殺率陸續提升中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操作陸基反艦飛彈的海軍海鋒大隊機動第5中隊日前編成,海鋒大隊也將於2026年納入新成立的「濱海作戰指揮部」,鞏固我國濱海防線。除了我國既有的國造「雄風二型」、「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海軍亦已接收首批美製陸射「魚叉」飛彈裝備,全數100套預計2028年以前到位,達到對敵船團超過70%擊殺率目標。
我國海鋒大隊現有2個大隊,下轄6個固定陣地中隊及5個機動中隊,隨著國軍正藉由「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案」,籌獲「雄風二型」亞音速反艦飛彈、「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以及「雄三增程型」反艦飛彈,國軍也斥資866億餘元對美軍購陸射「魚叉」飛彈,未來操作陸基反艦飛彈的部隊規模,將持續擴增。
根據海軍規劃,海軍將在2026年元旦新成立「濱海作戰指揮部」,也就是將海鋒大隊、海軍131艦隊所屬「光華六號」飛彈快艇,以及操作對海偵蒐雷達的海洋監偵指揮部戰力整合,作為我國在濱海至灘岸間的「以陸制海」關鍵部隊,海鋒大隊經整併後,也將改編為北、中、南、東4個打擊群,除了可打擊150公里外的共軍艦艇,亦肩負拒止中共船團登陸上岸的重任。
我國「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資料照,國防部提供)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籌購100套、400枚陸射魚叉飛彈,實為經過精算的結果,軍方在2020年曾模擬,要對敵方的大型船艦達成50%擊殺率,同為亞音速反艦飛彈的我國現役「雄二」飛彈數量不足,因此進而對美採購「魚叉」飛彈,經過精密估算,陸射魚叉飛彈戰力於2028年全數到位後,我國對敵大型船團的擊殺率可超過70%,甚至達到75%的水準。
我國採購的陸射「魚叉」反艦飛彈,為RGM-84L-4 Block II(U)型款,也就是美商波音公司最先進的性能提升版,雖然國軍未曾正式公布性能,但推估射程應遠於「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的148公里,且其具有優異的精準度、抗干擾能力,能夠與國造「雄風」系列反艦飛彈搭配使用。雖然國軍曾推估,首批魚叉飛彈於2026年交付我國、2028年全數到位,但部分裝備已於月前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