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北約強化戰略部署 迎戰俄中混合威脅

2024/12/09 15:31

專家們在愛沙尼亞參加由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NATO Cooperative Cyber​​ Defense Center of Excellence)贊助的培訓。(彭博)專家們在愛沙尼亞參加由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NATO Cooperative Cyber​​ Defense Center of Excellence)贊助的培訓。(彭博)〔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正在面對一場無硝煙的隱形戰爭。這場戰爭不僅限於傳統軍事範疇,還包括破壞行動、網路攻擊和心理滲透,正對西方國家造成深遠威脅。俄羅斯與中國成為幕後主導者的嫌疑日益明顯,令北約不得不重新定義「集體防禦」的內涵。

《華爾街日報》報導,俄羅斯運用「混合攻擊」手段,試圖藉由破壞西方基礎設施,削弱北約盟國的團結。例如,2021年對美國燃料運輸系統的駭客攻擊,以及密謀針對德國企業的襲擊,顯示莫斯科正升高風險承受度。同時,中國也被指控在基礎設施中植入惡意軟體,甚至涉及破壞海底通訊電纜,這些行為突顯非傳統戰爭的威脅正日益加劇。

專家指出,俄中混合戰術的核心不僅在於軍事威脅,還包括心理戰與資訊戰,其目標是削弱民眾對政府的信任,並破壞西方國家的內部凝聚力。

羅馬尼亞海軍潛水員參加了4月舉行的北約多國演習。(法新社)羅馬尼亞海軍潛水員參加了4月舉行的北約多國演習。(法新社)面對這些挑戰,北約迅速採取行動。今年5月在比利時啟用的海底關鍵基礎設施安全中心和網路防禦中心,正是其反制措施的重要步驟,英國也設立保護海底基礎設施的安全中心,以阻止針對海底電纜和能源管道的潛在破壞行動,這些舉措顯示北約正逐步擴大在非常規戰爭領域的能力建設,提升聯盟的韌性與應變能力。

然而,這些措施能否有效遏制混合威脅,仍有待觀察。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學者瓊斯(Seth Jones)指出,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吸取經驗,可能將更多資源投入非對稱戰略,對全球安全構成長期挑戰。

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採取的手段,包括攻擊基礎設施和散播假消息,正逐漸重新定義傳統戰爭。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指出,這些混合威脅的目標在於削弱西方國家的穩定和國際秩序,各國必須採取全面行動加以應對。他強調,北約需要突破傳統軍事框架,從網路空間到心理防線全面強化防禦。隨著地緣政治局勢的持續變化,北約必須保持高度警戒,確保在面對新型威脅時能有效捍衛成員國的安全與穩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