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無人機威脅升級!烏俄士兵以步槍作最後防線
烏克蘭戰場上,小型無人機已成為士兵們揮之不去的夢魘。(圖取自烏克蘭武裝部隊臉書)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在俄烏戰場上,小型無人機正成為致命的戰場殺手。面對這種日益升高的威脅,雙方士兵被迫展開技術創新,將傳統步槍改造成反制武器。士兵們不斷測試不同彈藥,企圖找出攔截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FPV Drones)的最佳方案。這種系統化的軍事創新,正是對抗電子戰系統無法完全遏止無人機的關鍵因應策略
《美國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報導,專家指出,FPV無人機因技術升級及飛行員技術進步而變得更具威脅性,迫使士兵在無人機飛行最後100公尺內嘗試擊落它們。美國華盛頓海軍分析中心(Center for Naval Analyses)顧問本德特(Sam Bendett)表示,小型武器對無人機的攔截效果取決於運氣與駕駛技術,且常具高度不確定性。
俄國士兵近期使用自製反無人機彈藥來對付威脅,例如將12號霰彈的彈丸改裝至5.45×39公厘步槍彈中。然而,攔截效果受到彈丸尺寸及無人機結構的影響。彈道專家布拉德利(Paul Bradley)解釋,大型彈丸雖提供更多能量,但密度不足,導致命中率與破壞力降低。
德國軍事新聞網站《Hartpunkt》在11月初報導,烏克蘭特種部隊司令部一份文件建議,於每輛接近前線的軍車後方配備專屬射手,以因應電子戰失效的狀況。此外,俄國軍隊透過追蹤烏克蘭無人機的起飛點,設置伏擊來攔截飛行器。
布拉德利進一步指出,市面上的四軸飛行器如,中國大疆(DJI)製造的無人機,其塑膠外殼與輕量化螺旋槳易受傷害,然而FPV無人機則採用碳纖維框架與較軟的塑膠螺旋槳,耐衝擊性顯著提高。一般霰彈在大部分距離下對FPV無效。
烏克蘭第三突擊旅本月進行了一場針對FPV無人機的實驗射擊,測試不同槍械與彈藥的效果。儘管特製的反無人機彈藥在部分案例中成功擊落目標,但常規子彈對無人機的損害有限。
這些防禦策略吸引了西方軍火公司注意,其中包括瑞典的諾瑪(Norma)公司。該公司研發的「反無人機遠程高效彈」(Anti-Drone Long Effective Range, AD-LER)成功在50公尺內擊落7架無人機中的6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