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講武堂》李冠成:初探民眾的國防知識:基於網路調查的發現與思考
圖為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今(2024)年4月實施高中生實彈射擊體驗。並開放學生近距離任務現役武器。(本報資料照,澎防部提供)
李冠成(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原文刊載於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站即時評析,本報獲國防院同意全文轉載)
近期,教育部於政治大學成立「大專校院全民國防教育資源中心」,並透過多場增能培力研習活動,積極儲備國防教育人才,進一步彰顯全民國防在維繫國家安全中的核心地位。在台海局勢日益緊張的背景下,全民國防與國防科普的重要性逐步成為政策與社會關注的焦點。
然而,過去台灣對國防知識的測量與分析尚屬空白。本研究作為一項具開創性的調查(pioneer study),首次以網路民調的方式系統性探索一般民眾的國防知識現況。結果顯示,民眾的國防知識水準仍有提升的空間,不同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的群體間呈現明顯差異,顯示知識分布不均的情況。上述結果不僅凸顯了提升全民國防教育的迫切性,更為未來政策的制定與教育資源的配置提供了實證依據。
國防知識的測量設計
國防知識作為評估民眾國防意識的核心指標,是建構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基石。基於「公民在安全議題上的知識掌握度」這一概念,本民調設計了四項測量題目,涵蓋關鍵的國防事實,旨在檢視民眾對國防基本資訊的掌握情況。這些題目選取的內容均與台灣當前的國防安全議題密切相關,並經專家討論及前測以確保其效度與代表性。具體題目如下:
一、請問台灣的軍隊規模大約是多少人?
(一)10萬以下;(二)10萬至15萬;(三)15萬至20萬;(四) 20萬以上;(五)不知道
二、請問台灣今年的國防預算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是多少?
(一)1.5%;(二)2%;(三)2.5%;(四)3%以上;(五)不知道
三、請問下列哪一項是台灣與美國進行的軍事合作?
(一)定期聯合軍演;(二)武器售賣與技術支援;(三)共同建構防禦工事;(四)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五)不知道
四、請問中共軍機在過去一年入侵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大約多少架次?
(一)100至300次;(二)300至600次;(三)600至1000次;(四)超過1000次;(五)不知道
上述題目聚焦於四大主題:受訪者對國軍現有規模的認識、對國防財政資源投入的了解、對美台軍事合作的認知,以及對台灣安全威脅環境的感知。這些設計不僅兼顧了內容的全面性,也藉由簡單的選項設計,測試民眾對國防議題的掌握情況。
國防知識的現況分布:描述統計分析
本文作者設計四道國防知識題目,針對答題的台灣民眾描述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不同國防議題的知識掌握情況存在顯著差異(見圖)。(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站)
本研究對四道國防知識題目進行描述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不同國防議題的知識掌握情況存在顯著差異。在四道題目中,對「美台軍事合作形式」的答對率最高,達到82%,顯示多數受訪者對此議題有較清楚的認識。然而,對於其他三項涉及我國軍隊規模、國防預算占GDP比例及中共軍機入侵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架次的題目,答對率分別僅為28%、26%及26%,而回答「不知道」的比例則高達32%至39%。
這些結果反映了台灣民眾對於國防議題的知識結構相對不均。受訪者對於涉及台美軍事合作的議題相對熟悉,但在涉及台灣自身國防資源及威脅環境的基本事實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特別是國軍規模與國防預算的問題,作為國家防禦能力的重要基石,卻未能成為受訪者普遍了解的資訊,顯示國防教育在基礎事實普及上的不足。此外,高比例的「不知道」回答,可能反映出民眾對國防議題的接觸頻率不足,也可能與國防資訊在社會中傳播的深度與廣度有限相關。未來在政策宣導與教育推廣上,應特別強化涉及台灣防禦能力及安全環境的基礎知識教育。
誰更了解國防?從性別、年齡到資訊接觸的差異洞察
李冠成指出,若進一步分析答題民眾背景與答對程度的關係發現,國防知識掌握度高者,主要分布於研究所或以上學歷、男性、40至59歲,以及有時跟經常接觸國防議題的群體中。(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站)
為更深入探討不同群體的國防知識水準,我們根據四道國防知識題目的答對情況,構建一個總分範圍為0至4的國防知識指標,用以評估受訪者對國防知識的掌握程度。其中,每答對一道題目記1分,答錯或選擇「不知道」則記0分,總分越高代表國防知識程度越高。
圖2顯示,不同背景受訪者在國防知識指標上的表現差異顯著。男性受訪者的平均得分高於女性,顯示性別差異是影響國防知識的重要因素。在年齡層面,20至29歲及30至39歲的受訪者分數明顯偏低,可能與年輕族群較少關注國防議題相關。而50歲以上者分數較高,代表該群體對國防議題的掌握較為扎實。
教育程度顯示出明顯的正相關趨勢,研究所及以上學歷的受訪者在國防知識測試中的得分顯著高於大學、專科及以下學歷的群體。國防訊息接觸頻率則是最顯著的影響因素,經常接觸國防相關資訊的受訪者,其平均分數遠高於「很少」或「從未」接觸者,凸顯資訊對於國防知識的重要影響。綜合來看,這些結果指出國防教育與資訊傳播需針對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的差異,制定精準的推廣策略,尤其應著重加強女性、年輕人及教育程度較低者對國防基本議題的認識。
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透過網路調查首次系統性分析了民眾的國防知識現況,結果顯示整體水準仍有提升空間,知識分布呈現不均。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 加強基礎國防知識教育:將國防基本事實納入中小學與大專課程,開發互動式數位教材,提升學生對國防議題的興趣與認知。
二、 針對女性與年輕族群推廣教育:透過女性領袖倡導與社群媒體、短影音平台吸引參與,縮小性別與年齡差距。
三、 強化國防資訊傳播:定期發布簡單易懂的國防數據與政策解釋,增加大眾對國防議題的接觸與理解。
四、 建立長期監測機制:定期調查國防知識分布與變化趨勢,探索國防知識與安全態度的關聯,提升政策效果。
提升全民國防知識是強化國家安全的基石。本研究結果為政策與教育提供了實證基礎,期待未來有更多行動投入,促進國防知識的普及與全民國防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