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美海軍軍艦「新血」拉警報! 美國會擬推新法案讓造船業再次偉大
圖為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航艦(圖中下者),今年11月中在東海實施「自由之刃24-2」聯合演習之情形。(美軍DVIDS網站)
〔記者陳治程/綜合報導〕中共解放軍海軍新艦近年加速下水、服役,「下餃子」般的擴張現象促使美國急起直追;但美國造船業在後疫情時代產能低落,不只美軍新購的核動力潛艦、巡防艦建造進度延宕,就連現役艦歲修、延壽升級都相繼爆出工法缺失,嚴重影響海軍戰力建構。為此,美國國會民主、共和兩黨議員現正計畫合推「SHIPS」法案,設法重振造船業過往榮景,強力回應中國威脅。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USNI News)報導,這項名為「美國造船暨泊港設施繁榮與安全法案」(SHIPS)的提議,10月時已由共和黨眾議員沃茲(Mike Waltz)、民主黨參議員凱利(Mark Kelly)共同宣布。凱利表示,隨著中國軍事崛起,這項法案將是美國對印太和平挑戰的回應,美國造船業的供應鏈、貨運、造船及勞動力培訓,都將藉此獲得全面性的強化。
共和黨眾議員沃茲(圖左)、民主黨參議員凱利(圖右),前者現已獲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任命,將擔任國家安全顧問。(路透、法新社檔案照;本報合成)
美國造船業景氣歷經COVID-19疫情後,勞動力基礎嚴重下滑,後疫情時代爆發俄烏、以哈等區域衝突,加深了美國海軍艦隊的海外部署壓力。然而,美國海軍今(2024)年上半先是在新財年僅申購一艘「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潛艦引起國會關注、「星座級」巡防艦也因設計頻改延宕工程遭檢討;下半年則再爆出航艦、潛艦焊接工序不標準,以及「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延壽不力等問題,敲響造船業警鐘。
根據參議員凱莉揭露的法案內容,該法案將在美國白宮設立「海事戰略顧問」(Maritime Security Advisor)一職、運用信託基金推行「國家海事戰略」(National Maritime Strategy);目標在未來10年內新造250艘國籍商船、重整商業海事法規與相關標準,除提高美籍商船的國際貨運比例,也計畫讓軍、民造船廠投資者享有稅務抵免,擴大美本土的船舶建造與維修量能。
圖為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費茲傑羅號」(DDG-62),身後所在地區即為歷史悠久的美國英格斯造船廠(Ingalls Shipbuilding shipyard)。(美軍DVIDS網站)
此外,該法案也計畫成立全新的「美國海事創新中心」(U.S. Center for Maritime Innovation),強化美本土的船舶設計、製造與能源系統研發能力,重拾美國造船業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