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關島遭中國駭客組織滲透!台海安全挑戰升級
美國情報單位警告,中國駭客已滲透關島關鍵基礎設施;圖為關島美國海軍基地阿普拉軍港。(資料照,法新社)〔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1月4日發布調查報導,中國駭客近年大舉入侵美國西太平洋領土關島的電力、通訊等關鍵基礎設施。關島不只是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重要樞紐,更是美軍回應包含潛在台海衝突等區域衝突的重要據點。美國情報機構將此定調為中國前所未見的網路作戰計畫,目的可能是在為潛在衝突預做準備,並有能力癱瘓美軍行動。
報導指出,自2022年起,關島電力局(GPA)網路安全主管柯維克(Melvyn Kwek)陸續接獲美國聯邦探員關切,要求檢視GPA的網路。關島是美國距離中國較近的領土,作為島上唯一的電力供應商,GPA不僅肩負全島民生用電,更為美國海軍提供了2023年總用電量20%的電力。
美國軍事及政策專家指出,若美中爆發衝突,最糟情況包含中國入侵台灣,並癱瘓關島美軍基地以阻止馳援。美國網路安全暨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局長伊斯特利(Jen Easterly)於 2024年1月向國會表示,中國駭客正試圖全面癱瘓美國基礎設施,包括汙染水源、破壞汙水系統、切斷通訊、電力、港口和機場等,可能引發社會恐慌。
這項被稱為「伏特颱風」(Volt Typhoon)的駭客行動,已成為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首要因應目標。據悉,全美已發現超過百起相關入侵事件。不同於傳統竊取資料的網路間諜行為,「伏特颱風」採「潛行」策略,模擬正常使用者行為,長時間潛伏,意圖取得關鍵控制權,伺機發動破壞。
微軟(Microsoft)研究人員2021年調查休士頓港口網路攻擊事件時,首度發現「伏特颱風」。他們翌年在關島一家電信公司發現類似活動。消息人士指出,2022年夏天,研究人員在關島電信商Docomo Pacific亦發現駭客蹤跡,該公司為日本電信巨頭NTT Docomo的子公司。此外,營運全球光纖網路的Lumen Technologies Inc.表示,「伏特颱風」也鎖定了關島政府的網路Guam.gov。
美國政府正積極協助關島提升防禦能力,但由於許多基礎設施為私人企業所有,聯邦機構需取得授權才能介入調查。關島總督里昂古蕾露(Lou Leon Guerreroo)表示,她難以說服當地電信業者正視「伏特颱風」的威脅。儘管關島政府於2023年首次制定網路安全計畫,但 2024年4月針對夏威夷和關島的全國網路演習,仍暴露出許多問題。
對於這些指控,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回應稱,這些指控毫無事實根據,中國始終反對並打擊任何形式的網路攻擊。不過,美國政府認為,這次事件顯示美國關鍵基礎設施面臨國家級網路威脅的嚴峻挑戰,尤其是依賴民間企業運營的戰略要地。在共和黨新政府上台後,如何平衡網路安全需求與減少監管的傳統立場,將是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