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首次投入在戰鬥中實測有效!美海軍AN/ALQ-249電戰莢艙達IOC能力
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IR)宣布,下一代中頻電子干擾系統(NGJ-MB)AN/ALQ-249莢艙已達「初始作戰能力」(IOC);並首次將其投入紅海地區進行戰鬥實測。(圖片擷取自RTX)
〔記者劉宇捷/綜合報導〕美國海軍的下一代電子干擾莢艙(NGJ-MB)將由AN/ALQ-249(V)1莢艙獲選接棒,以取代現役舊款的AN/ALQ-99。美國海軍亦在去(2024)年8月間,首次將其投入紅海地區的戰鬥中實測,其結果令人滿意,海軍則在近日宣布,該莢艙已達到初始作戰能力(IOC),離全面部署又更進一步。
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IR)6日表示,美國海軍於去年12月宣布,下一代中頻電子干擾系統(NGJ-MB)已達「初始作戰能力」(IOC);相比先前的系統,在功率、目標靈活性和干擾技術方面,有飛躍性的成長,並適用於全球地區作戰。
「初始作戰能力」代表該莢艙的設計、測試和生產,能滿足海軍艦載機聯隊和EA-18G電戰中隊的後勤需求。
報導指出,隸屬海軍第133電子攻擊中隊(VAQ-133)的EA-18G「咆嘯者」電戰機,在林肯號航空母艦(CVN-72, Abraham Lincoln)上部署了該系統,該電戰中隊於去年8月起,在紅海地區進行了為期5個月的戰鬥部署,並實測干擾艙的先進作戰能力;這也象徵著NGJ-MB首次在戰鬥中部署使用!
去年12月,一架掛載AN/ALQ-249電子干擾莢艙(翼下最外側)的EA-18G,從「林肯號」航空母艦(CV-72)上起飛。(圖片擷取自 DVIDS)
AN/ALQ-249是美國軍工大廠雷神公司(RTX)研製的新款電戰莢艙,在美軍下一代干擾機系統中,屬於中頻段系統,能夠執行複雜的電子攻擊任務,甚至包含網路戰能力,其功率據稱比現役舊款的ALQ-99F-V還要強10倍,且還能夠從空中向遠程系統植入代碼,主動干擾能力可說非常強大。
對美軍航艦打擊群而言,掛載長距離電子干擾艙的EA-18G,搭配具匿蹤性能的F-35戰機,兩者被認為是戰術上的極佳搭配,因為AN/ALQ-249能從更遠的安全距離執行電子壓制,而匿蹤的F-35戰機則默默地進行突入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