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高空「母艦」發射無人機!美軍「發射效應」計畫揭秘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根據美國軍事媒體《Defense News》報導,美國陸軍正積極尋求一種可從中高空平台發射的無人機系統,用於執行情報、監視及偵察任務。美國陸軍「固定翼飛機專案辦公室」(Fixed-Wing Aircraft Project Office)下屬的「特殊電子任務飛機產品處」已在政府的商業機會網站(Sam.gov)發布資訊徵詢書(RFI),計劃在2026會計年度展示此類無人機的作戰能力。
這些被稱為「發射效應」(Launched Effects, LE)的無人機系統,將被整合到行政專機等級的飛機(例如龐巴迪 G6500,Bombardier G6500)的「掛載點」(hardpoints)上。這些「母機」將在平均海平面 1萬2500 公尺以上的高度飛行,並能以超過 400 節的真實空速飛行超過七小時。這意味著 LE 及其感測器需能在攝氏零下 65 度的低溫環境中長時間運作。
「發射效應」是美國陸軍對空中平台無人機部分的專業術語,可執行多樣化任務,如目標標定、偵察、監視、網路延伸或打擊等。「發射效應」無人機能夠從空中及地面載具部署。根據該資訊徵詢書,這些 LE 將透過機翼掛架掛載於飛機上,並可在飛行中進行部署。
整體「發射效應」的開發,象徵著美國陸軍航空計畫的新方向。美國陸軍視無人機和更廣義的 LE 平台為與敵人接觸時的先鋒。目前,美國陸軍正全力發展並在戰場上部署這些 LE 無人機,同時加速採購各種航程和速度的無人機。一年前,陸軍取消了「未來攻擊偵察機」(Future Attack Reconnaissance Aircraft)計畫,將部份因此空出的資金用於加速「發射效應」無人機的發展。
2020 年,美軍選擇了 10 家公司提供成熟的中程發射效應技術。今年稍早,從中選出 5 家公司共同打造原型機,每家公司負責系統的不同部分。其中,Anduril Industries負責提供飛行載具,美國主要軍事承包商雷神技術(RTX)子公司)的柯林斯航太(Collins Aerospace)則負責任務系統,極光飛行科學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負責系統整合。TSC 公司(Technology Service Corp.)和諾斯洛普·格魯曼資訊系統公司(Northrop Grumman Information Systems)則提供模組化酬載。
此外,美國陸軍也正在開發短程和長程 LE 無人機,計畫於 2025 會計年度初開始進行短程版本的原型開發,並持續到 2029 會計年度。該軍種計畫在 2026 會計年度第三季發布長程系統的提案請求,比原定時程提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