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美軍F-35C「野獸模式」戰力狂飆 外掛LJDAM雙彈齊發
1月30日,一架F-35C戰機首次進行雙枚GBU-54 雷射聯合直接攻擊炸彈(LJDAM)的機外掛載投擲測試。這款第五代戰機具備先進的匿蹤技術和超音速飛行能力,能在「野獸模式」下大幅提升對地打擊火力。(圖:美國空軍)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美國空軍1月30日宣布,美國多軍種聯合操作測試小組(UOTT)近期完成一項重要測試:首次以F-35C戰機在機外掛載並同時投擲兩枚GBU-54雷射聯合直接攻擊炸彈(Laser 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簡稱 LJDAM),測試取得圓滿成功。此項測試的成功,為F-35未來全面整合LJDAM奠定重要基礎,也讓F-35在執行對地打擊任務時,能有更多元的武器掛載選擇。
《歐洲安全與防務》(European Security & Defence)網站報導, 執行此次測試的F-35C戰機,隸屬於美國海軍第 9空中測試與評估中隊(VX-9)位於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Edwards AFB)的分遣隊。F-35C為F-35系列的艦載機型號。GBU-54是一款重227公斤的自由落體炸彈,結合全球定位系統(GPS)和雷射導引技術,能精確打擊靜止和移動目標。
將LJDAM整合至F-35並成功進行測試,是持續讓所有型號F-35都能掛載LJDAM的重要里程碑,也為F-35的對地攻擊武器庫增添了重要戰力。這項被稱為「武器投擲項目」(WDE)的測試,旨在驗證F-35的掛載管理系統,也就是負責管理機上武器的軟體,在高強度掛載下的可靠性,以及其在短時間內連續投擲多枚武器時的反應。
F-35戰機除了內置彈艙外,也能透過機翼和機腹下的掛架掛載武器,這種大量武器外掛的模式又被稱為「野獸模式」(Beast Mode),能在不需考量匿蹤性能的情況下,最大化F-35的打擊火力。
測試中,兩枚LJDAM被投向一個遙控高速移動目標(HSMT)。炸彈透過F-35機載光電瞄準系統(EOTS)中的雷射進行導引。EOTS是第一套結合前視紅外線(forward-looking infrared, FLIR)、紅外線搜索與追蹤(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以及作戰雷射的感測器套件,相較於傳統的感測器莢艙,它提供了更佳的態勢感知能力,可導引GPS和雷射導引彈藥。
為了模擬戰場上的常見情況,此次投擲在一名聯合戰術空中管制員的協助下完成,符合美國空軍作戰測試與評估中心在貼近實戰的環境中測試系統效能的職責。
美國空軍在新聞稿中表示:「測試武器的安全分離和導引,為F-35的打擊能力提供了寶貴的驗證。此次測試的成功,證明了F-35在動態和具挑戰性的環境中精確打擊目標的能力,並突顯了EOTS系統的先進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