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人從關注國軍武器轉變為提升人員素質 李冠成:民眾認知趨成熟

2025/02/14 10:31

國防院近日民調顯示,近7成比例的國人關注點已不再僅限於武器採購,而是傾向應優先投入「提升國軍人員素質」與「國防科技合作」。國防院學者表示,此種變化顯示全社會防衛觀念深植人心,在有限的國防預算下,國軍須優先支持能有效「延遲敵軍行動、增加敵方作戰成本」武器裝備。(資料照,國防部提供)國防院近日民調顯示,近7成比例的國人關注點已不再僅限於武器採購,而是傾向應優先投入「提升國軍人員素質」與「國防科技合作」。國防院學者表示,此種變化顯示全社會防衛觀念深植人心,在有限的國防預算下,國軍須優先支持能有效「延遲敵軍行動、增加敵方作戰成本」武器裝備。(資料照,國防部提供)

〔記者吳哲宇/綜合報導〕國防院近日民調顯示,近7成比例的國人關注點已不再僅限於武器採購,而是傾向應優先投入「提升國軍人員素質」與「國防科技合作」。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冠成表示,此種變化顯示全社會防衛觀念深植人心,在有限的國防預算下,國軍須優先支持能有效「延遲敵軍行動、增加敵方作戰成本」武器裝備。

李冠成表示,國人對於國防資源配置的變化,反映出民眾對安全威脅認知逐漸成熟。隨著中共軍力擴張,國人開始意識到現代戰爭不僅是軍備競賽,更是人力與科技的較量;其次,優質軍人素質與科技被運用在烏俄戰爭中,發揮主宰戰場的關鍵作用,也影響臺灣社會對戰力定義。

李冠成指出,我國推動全社會防衛概念,政策與民眾日常生活產生連結,傳遞「國防不是遙不可及的事」,需藉由專業人才與科技創新共同維護,也使得全民開始用更全面、更長遠的視角,思考國防議題,對我國全社會防衛韌性而言,是極為正向的發展。

「透過資訊透明化、強化戰略溝通,能有效深化民眾參與。」在國防預算的議題上,李冠成認為,在不影響國安前提下,國軍可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主動公開相關預算分配成效,提升民眾對預算的信任、支持度,同時在媒體平臺上,將國防議題轉化為資訊並加以報導,以及利用全民國防教育時機,增加民眾對國防事務認知。

針對在有限國防預算下,如何在人員、武器、科技間取得平衡?李冠成認為,國軍可優先確認戰略優先順序,持續建構不對稱作戰能力,優先支持能有效「延遲敵軍行動、增加敵方作戰成本」的武器裝備,同時建立資源整合與跨領域協同,提升軍民通用技術交流,使軍事、經濟間能緊密契合,發展更多可能產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